中國新聞社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體育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何必“一棵樹上吊死”? 有感于劉英點球“雪恥”

2003年09月30日 07:31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九日電評論:何必“一棵樹上吊死”?

  ――有感于劉英點球“雪恥”

                    中新社記者王祖敏

  中國人習慣于以“在哪兒跌倒哪兒爬起來”作為衡量一個英雄的尺度,也許正是基于這個“尺度”,在北京時間今天上午十一時開始的中俄之戰(zhàn)中,上演了劉英點球“雪恥”的一幕。

  當比賽進行到第二十分鐘時,中國隊獲得點球機會。此時,中國隊已以一比0領先,如果點球踢進,中國隊獲勝前景將一片光明。但主罰點球的劉英卻因過于緊張或是過于追求角度,將點球踢偏,使中國隊喪失了一次擴大比分的絕佳機會。

  這一場景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四年以前的上屆世界杯賽。當時中、美兩隊在冠亞軍決賽中相遇,比賽進入到了點球決勝負的白熱化階段,在雙方點球二比二平的關鍵時刻,劉英上場主罰,球卻讓守門員撲住,中國隊最終與世界杯金牌失之交臂。

  劉英希望以罰進點球雪恥,中國的隊員和教練也希望給劉英創(chuàng)造機會,這份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上屆世界杯賽的關鍵時刻,劉英點球未進,心理已經(jīng)留下了沉重的陰影,今天再罰,心理負擔肯定過重。幸虧中國隊最終以一比零獲勝,如果俄羅斯隊將比分扳平或超出,不僅中國隊無緣小組第一,在八強賽中將遭遇奪冠呼聲頗高的德國隊,給進軍四強帶來更多的困難,劉英本人也將再次成為千夫所指,在心靈上受到更大的傷害。

  大賽的勝負關系到一支球隊甚至一個國家的榮譽,何必為了一個人的“英雄情結”去冒險?正如在今天的賽場,劉英不僅不能證明什么,反而使自己陷入更深的尷尬,豈不得不償失?

  一名優(yōu)秀運動員也不是全能的,沒有必要求全要求自己而戴上不必要的枷鎖。據(jù)悉,球王貝利就曾稱他最討厭罰點球,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球王”的聲譽。

  “哪兒跌倒哪兒爬起來”誠然是“英雄”所為,但也不是衡量英雄的唯一標準。足球比賽是綜合素質的較量,劉英有很多機會和渠道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何必非得“在一棵樹上吊死”?

  希望在下次大賽中,即使是劉英主罰點球,也是因為她確實具備這個能力,而不是僅僅為了挽回什么“面子”。(完)

 
編輯:張明
相關專題:“鏗鏘玫瑰”征戰(zhàn)女足世界杯
  打印稿件
中新網(wǎng)分類新聞查詢>>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帽揪W(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