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6日電 以安全內閣9月11日原則通過驅逐阿拉法特的動議后,14日,副總理奧爾默特稱,清除阿拉法特是一個選擇,對他進行更加嚴厲的隔離和圍困,徹底斷絕他與外界的聯(lián)系也是一個選擇。以色列的言行在國際社會引起軒然大波,但本周出版的《瞭望》周刊刊載文章認為,從美以關系、巴以局勢和國際反應來看,沙龍政府是威脅多于行動,眼下還不敢對阿拉法特輕舉妄動。從某種程度上看,以的言行鞏固和抬高了阿拉法特在巴國內和國際社會的影響和地位。
阿拉法特在以國內也有“救星”
以色列是典型的議會制民主國家,左、中、右翼聯(lián)合坐莊或相互攻擊司空見慣,強硬勢力背后往往總有反對的話外音發(fā)出。在以國內,目前反對沙龍政府這一決策的大有人在,在以政壇德高望重的元老級人物--工黨臨時主席佩雷斯就猛烈抨擊沙龍的鹵莽和草率。即使沙龍本人此前也反對驅逐阿拉法特,這次由于巴勒斯坦出現總理變局、自殺性襲擊升級,在這種形勢下,以擔心阿拉法特進一步控制巴新內閣和掌握更大的控制權,加上國內一半以上的國民認為阿拉法特應該對當前局勢負責。種種因素迫使沙龍作出這一貌似果斷的決定。他或許以為這樣做可以敲山震虎,進一步排擠阿拉法特,打擊他在巴人心目中的影響,讓庫賴新內閣服從于以政府的打算。
巴勒斯坦各派的平衡木
威望很高的阿拉法特作為巴勒斯坦的民族領袖,也決不會甘于束手就擒并離開故土,他早就多次堅定表示死也要死在巴勒斯坦土地上,以維護民族尊嚴和他的自身晚節(jié)。巴勒斯坦人目前同仇敵愾氣氛濃厚,巴人民表示要用鮮血保衛(wèi)阿拉法特。一向與民族權力機構有分歧的巴激進組織也一再聲稱,一旦以對阿拉法特下手,他們將對以展開猛烈報復。
另外,鑒于巴內部目前脆弱和敏感的局勢,是阿拉法特靠威望維持著平衡和團結,驅逐或傷害阿拉法特無疑將導致目前巴方內部局勢群龍無首,局勢大亂,恐怖襲擊事件會驟然升級,以將不得不重新占領巴自治領土,多年來的和談成果付諸東流不說,以色列將背上沉重的人力、財力和道義壓力的包袱?紤]到這些復雜因素,以提出驅逐或傷害阿拉法特容易,真要運作起來難度很大。所以,盡管沙龍政府暴跳如雷,也不敢對阿拉法特輕易動手。若真對阿拉法特動手,沙龍政府很快倒臺事小,恐怕以國家安全和中東局勢所受的連累和影響可要久遠得多。
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的下一步
巴各派采取了各種可能措施避免授人以柄、導致局勢進一步惡化。巴呼吁阿拉伯聯(lián)盟召開緊急會議,要求阿盟對以色列言行施加強大壓力。巴一方面抨擊沙龍政府的“黑手黨”決定和美國的縱容政策。同時,新總理庫賴組建新政府時和阿拉法特都堅決表示對走和談道路的信心和決心。9月13日,奧斯陸協(xié)議簽定10周年之際,阿拉法特堅決要求以恢復與巴談判,但遭拒絕。巴民族權力機構已讓總統(tǒng)安全顧問拉朱布于16日宣布,愿意在以停止“清除”政策的情況下,與以開始全面停火,恢復和談。與近來緊張局勢密切相關的激進組織哈馬斯也開始調整政策,在以作出強硬表示后,也避免與以的“定點清除”政策發(fā)生正面沖突。哈馬斯于16日配合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動表示,愿意認真考慮與以達成新的;饏f(xié)議,停止襲擊以色列。其它激進組織也低調對待當前緊張微妙的局勢。溫和力量與激進勢力處理當前局勢似乎心照不宣,這說明巴方各派開始緊鑼密鼓地進行平衡和整合,以免失去轉圜余地,導致局勢徹底不可收拾。但無論怎樣,恐怖爆炸終歸不是求得巴民族解放的良策,那樣只能導致局勢更加糟糕,或遠或近的歷史都已證明了這一點。和平依舊是巴以雙方必然的戰(zhàn)略選擇。
布什政府給沙龍劃定“雷池”
從2001年12月初以開始把阿拉法特圍困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馬拉的總統(tǒng)官邸起,布什政府就對以的圍困行動一直持默許態(tài)度,直至后來指責阿拉法特“控制國內恐怖勢力不力并縱容恐怖分子”,配合以盡可能孤立和排斥阿拉法特,力挺阿巴斯內閣。但美國同意圍困和排斥阿拉法特并不意味著同意驅逐甚至“清除”他。美國從自身利益考慮,16日否決聯(lián)合國安理會關于禁止驅逐阿拉法特的提議,但美從自身利益出發(fā),又斷然不許沙龍驅逐甚至傷害阿拉法特。布什政府目前面臨伊拉克的撓頭困局和國內防范恐怖襲擊的緊張壓力、朝核危機、伊朗核問題等等諸多問題,自然不希望因為以驅逐或傷害阿拉法特引發(fā)中東地區(qū)局勢爆炸和國際社會的激烈抨擊。果真那樣,不僅美國倡導的和平“路線圖”計劃徹底破產,阿拉伯國家與美關系極為緊張,穆斯林世界的激進勢力也會趁機對美國展開猛烈襲擊。
強大而可貴的國際保護
國際社會幾乎都在維護阿拉法特方面保持一致立場,對沙龍政府進行譴責和警告。阿拉伯世界的領頭羊、埃及總統(tǒng)穆巴拉克16日不同尋常地警告說,阿拉法特被拋在一邊甚至被變本加厲地圍困根本無益于和平,他本可以被動員參與和談,驅逐或清除他將面臨不堪設想的嚴重后果。若真驅逐阿拉法特,他的去向和目的國首先就是問題,引發(fā)嚴重的外交糾紛是很有可能的,屆時將使沙龍政府騎虎難下,使冷淡僵持的阿以關系雪上加霜,在國際社會面臨孤立,以色列的生存和安全環(huán)境更加堪憂。目前,在聯(lián)合國就出現了美以與其他國家在巴以問題上對峙的局面。
沙龍政府會萬一“走火”嗎?
從理性角度分析和現實壓力看,沙龍政府的確不會輕易對阿拉法特下手,但仍有令人擔憂之處。巴方激進勢力不斷制造的爆炸事件與以國內的一些不當宣傳,使以國內存在厭惡和仇視阿拉法特的群體和氛圍。
9月14日,以工貿部長歐麥特稱,暗殺阿拉法特顯然也是掃除障礙的一種方式。在以色列高層持此觀點的人也不少。據有關報道,近來一半以上的以色列人認為阿拉法特應為爆炸事件負責,支持政府對阿拉法特采取極端行動。美國16日否決聯(lián)合國安理會關于禁止驅逐或傷害阿拉法特的提案,無疑對以色列強硬勢力起到一定鼓舞作用。所以,一旦近期巴以局勢嚴重惡化或再接連發(fā)生大規(guī)?植酪u擊事件,強硬勢力或強硬分子借血淋淋的事實對阿拉法特下手不是不可能。因為阿拉法特目前盡管有巴安全人員守衛(wèi),有數千巴勒斯坦人隨時準備做人盾保護他,有國際社會的聲援,但以如下決心不惜代價,采用突擊戰(zhàn)術或發(fā)動進攻,作出驅逐或傷害阿拉法特的極端措施也不奇怪,有時候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往往帶有必然的早期征兆。
阿拉法特會不會離開
阿拉法特早年的革命活動主要在埃及和科威特。他在埃及的巴勒斯坦學生中具有很高威信,并與納賽爾等埃及革命先驅建立了良好關系。1967年在約旦,阿拉法特領導發(fā)動卡爾梅戰(zhàn)役并大獲全勝,阿拉法特也聲威大振。埃及總統(tǒng)納賽爾后來安排阿拉法特擔任了巴解組織主席,并通過外交努力使巴解組織成為巴人民惟一的代表。。
之后阿拉法特在黎巴嫩開辟新的根據地。巴解的到來又引發(fā)黎國內基督教和穆斯林兩大派別于1975年4月爆發(fā)激烈內戰(zhàn)。為保存力量,經聯(lián)合國斡旋,12000名巴解戰(zhàn)士分15批撤到8個阿拉伯國家,巴解總部則遷往突尼斯。1983年末,巴解又在黎北部同法塔赫反對派和敘利亞軍隊發(fā)生沖突,再次遭到重創(chuàng)。
1988年巴解戰(zhàn)略發(fā)生重大轉變,阿拉法特頂住內外壓力,宣布接受聯(lián)合國第181號、242號和338號決議,從而步入“以土地換和平”、政治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軌道。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國宣告成立,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反對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為啟動中東和平進程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
1991年10月,在美國和前蘇聯(lián)主持下,巴以開始啟動和平進程。1993年9月,以色列前總理拉賓同巴解組織執(zhí)委會主席阿拉法特在華盛頓簽署了對中東和平進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文件《加沙和杰里科自治原則宣言》,通稱《奧斯陸協(xié)議》,規(guī)定巴勒斯坦在加沙和杰里科首先實行自治,巴以雙方相互承認。1994年5月5日,開始實行預期5年的巴自治。巴解組織接管加沙和杰里科,加沙從1967年起經歷27年后重新回到巴人手中。同年7月,阿拉法特結束流亡返回加沙,巴自治領導機構也遷往加沙和杰里科。加沙地帶位于巴西部的地中海沿岸,360多平方公里,目前住有120多萬巴勒斯坦人和7000名猶太人定居者,定居點面積約占其面積的35%。
2000年上半年,巴方已基本收回加沙地帶60%和大約40%的約旦河西岸土地。2000年7月,巴以美首腦在美國戴維營舉行會晤。以方一度提出撤出約旦河西岸95%~96%的土地,巴方基本控制全部加沙地帶土地,但協(xié)議未成。后來因局勢緊張,巴建國日期被一再推遲并延誤至今。
2003年上半年,阿拉法特同意阿巴斯任總理后,美以繼續(xù)其將阿拉法特邊緣化政策,沒有解除對他的圍困。7月,應前總理阿巴斯要求,沙龍稱阿拉法特可以去加沙地帶,但這是單行道,不能再回到西岸地區(qū)。阿拉法特予以拒絕。
這次,以色列提出了驅逐乃至清除阿拉法特。從當前的巴以局勢和阿拉法特的個人品性看,他不會屈從于以色列的安排。他已多次表示,決不離開巴勒斯坦領土,表明他對自治領土和奮斗成果的珍視,對維持民族氣節(jié)和個人晚節(jié)的堅定決心。在這一點上可以相信阿拉法特的清醒和理智。9月17日,阿拉法特表示一旦以軍強行闖入,他將以機關槍自衛(wèi),戰(zhàn)斗到底并“死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寧愿成為烈士也不愿被擒,更不會忍辱被俘,更不用說忍辱被驅逐前往其他地區(qū)或其他國家。(伊嘉宇/齊云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