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首頁  視頻首頁  中國風
版權聲明:中新視頻版權屬中新社所有,未經書面許可的使用行為,本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林奕華:五幕人生   編導:宋哲   攝像:李碩行 孫恒業(yè)

  【解說】

  他被稱為“香港鬼才”,1991年自組劇團,迄今交出58部原創(chuàng)舞臺劇的成績單,集導演、電視人、作家、電臺主持、大學講師于一身。

  【同期】林奕華

  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你會覺得,一雙眼睛不夠用,一個腦袋不夠用,(用)一雙眼睛跟一個腦袋,來做幾雙眼睛跟幾個腦袋要做的事情。

  【解說】

  他成功將張愛玲名作《紅玫瑰與白玫瑰》改編電影,35歲捧獲金馬獎,成為金牌編劇。

  【同期】林奕華

  我在看她(張愛玲)的時候,有點像好像在上一輩子,看到有人在寫某一個角度自己的故事,所以就特別得親切。

  【解說】

  他用五幕戲從容詮釋自己的戲劇人生,卻獨對最后一幕異常篤定與堅持。

  【同期】林奕華

  最后一幕一定叫《初戀》。

  【解說】

  2019年4月,作為林奕華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音樂劇《梁祝的繼承者們》,時隔三年之后,在北京進行新一輪的演出。

  【同期】林奕華

  就是因為我很喜歡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個故事,是因為我覺得祝英臺是個非?,F代型人格的一個人,她有她浪漫的一面,但是她其實能夠走到未來去的。所以我希望能夠,就是通過這個戲讓更多人來喜歡她。

  【同期】林奕華

  我覺得我的人生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了重心,就是我發(fā)現我有話想對這個世界說。十幾歲吧。大概就真的是那個13歲。因為當我去面對一個新的環(huán)境跟一個新的世界的時候,我就覺得,其實那些人不懂得我,所以我必須要自我介紹,那個時候你就在找那些語匯。

  【解說】

  林奕華,1959年生于香港,敏感而叛逆的性格使他很早就渴望用自己的聲音與世界對話。少年時,他曾逃課一學期去看電影,生發(fā)出對講故事的渴望,他從14歲開始編劇生涯,曾供職于香港一家電視臺。1978年的一天,19歲的林奕華受到后來成為著名導演王晶的邀請,簽約成為香港無線電視臺的編劇。

  【同期】林奕華

  他(王晶)22歲,我更小了,中五吧。我就聽到他跟我說,你每個月要寫一個一小時的肥皂劇,然后你得到的那個薪酬是4000塊。那在1979年的那個4000塊錢是很多錢。所以我就認為說太好了,所以我就簽約。但是真正去簽約之后才發(fā)現,原來這不是我想寫的劇本。

  【解說】

  與無線的合約在一年后終止。林奕華曾把自己人生的頭二十年形容為“淺薄的電視第一代”。1982年,他參與創(chuàng)辦了前衛(wèi)劇團“進念·二十面體”,開始了在戲劇舞臺上的先鋒派嘗試。從此他就沒再離開戲劇的舞臺,終于找到了一種與世界“告白”的語言。

  【同期】林奕華

  第二幕,如果這樣說的話,我就會叫做《出走》。出走的意思就是,你好像永遠都要離開一個地方,你不能太長時間安定的。所以出走它代表了一種決心,就是你的未來還在別處。

  【解說】

  與許多藝術家相同,林奕華的藝術之路,是在出走、尋找、困擾、狂熱、積淀中不斷地延展。香港、臺灣、巴黎、比利時,每個城市都記錄了他的感情和成長,同時他也在這種主動為之的“顛沛流離”中,收獲靈感和養(yǎng)分。

  【同期】林奕華

  因為我們是在城市長大的,我們都是用一種急求成效,非常重視結果,而并不是回到根源去拿到營養(yǎng)的。所以,你永遠都覺得說這個城市其實有它不足的地方,所以你就會往外找,所以,你永遠都在希望用外面的經驗來填補自己里面的不足。

  【解說】

  林奕華在英國度過了30歲到36歲的大部分時光,也間或四處輾轉。他打工、學語言、觀察社會人情,還從自己錄制的900多卷錄影帶里,得到戲劇創(chuàng)作的啟發(fā)。對林奕華來說,成年以后的出走,往往還夾雜著對情感的困惑。

  【同期】林奕華

  1983年第一次出去的,但是后來,在那個時候在談戀愛,然后要上飛機,但是在我走之前,我打了一個電話給這個讓我失戀的人,然后他就說了一句話,就說,難道我現在就叫你不去,你就不去嗎?那我說可以。所以我就把那個機票給撕掉了。然后我就沒有去,然后一等,當然那件事情,到最后那個人也沒有跟我在一起。

  【解說】

  林奕華1991年創(chuàng)建的名為“非常林奕華”的劇團,在28年間創(chuàng)作了58部舞臺劇,他認為所有劇目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成長,是他情感經歷和思考的投射。

  【同期】林奕華

  那是我的第三幕,叫《失戀》。

  【解說】

  林奕華讀到張愛玲是在上世紀70年代,那時他在臺灣讀書。從林奕華第一部劇作改編自張愛玲的小說《心經》,可看到張愛玲對他的莫大影響。1994年他憑借由張愛玲小說改編的電影《紅玫瑰白玫瑰》獲臺灣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此后再未涉足影視,而是在舞臺劇方面多次改編、導演張愛玲的作品。

  【同期】林奕華

  她能夠把這個異鄉(xiāng),現在很多人說的“孤島”,體現在她的作品跟她的人生當中。這些東西跟我的家庭,跟我的情感遭遇,跟我跟父母的關系,有時候也出奇地吻合。所以我在看她的時候,有點像,好像是在上一輩子,看到有人在寫某一個角度,自己的故事。所以就特別得親切。

  【解說】

  關于人生、關于價值、關于認識自己,林奕華的戲讓很多觀眾能找到自己。他擅長把一個個“孤島”開啟,共同對話,碰撞靈魂,他運用的方式也極為特立獨行。

  林奕華近幾年的作品大多改編名著,翻新、顛覆、雜糅,用現代的面孔去詮釋小說的角色。2006年,林奕華萌發(fā)了創(chuàng)作“四大名著”系列的想法。

  【同期】林奕華

  我們可以通過《水滸傳》問什么是男人,我們可以通過《西游記》去問什么是夢幻,我們可以通過《三國》去問什么是成功,然后到最后《紅樓夢》什么是性,這些東西全部跟我們作為一個又傳統(tǒng)、又現代的中國人是有關系的。

  【同期】林奕華

  最后一幕一定叫初戀。因為初戀是,對我來講是不會停止的。因為初戀不是跟一個對象,其實是跟你自己。就是你如何常常能夠回到一個比較原始的狀態(tài),去感受那些喜悅。然后讓那些好奇可以把你帶得更遠。

  【解說】

  從14歲開始寫作的林奕華,戲劇創(chuàng)作對他來說,早已成為一面鏡子,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愛是其中永恒的主題。

  【同期】林奕華

  簡單來說,我覺得跟張姐(張艾嘉)、奶茶(劉若英)她們兩位最共鳴的地方就是覺得,愛對人來講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的創(chuàng)作很多都是以這個作為柱子的,作為一種我們交流溝通的基礎。

  【解說】

  每當舞臺劇結束,林奕華同劇中演員攜手謝幕,但當觀眾席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他說,那是他最孤獨的時候。

  【同期】林奕華

  因為這些掌聲,它就有點像下完然后就會被蒸發(fā)的雨水,連那個聲音都很像,就是那個雨水,一直打在一個屋檐上面。然后那場雨下得多大,其實它都是會被蒸發(fā),回到天上去的。所以藝術它的確就是,空氣中來,空氣中去的。所以,你只能把握那個當下,相信那些東西,它真的是有被傳達到的,是有被感受到的。

分享到:

《中國風》是一檔文化人物志欄目,聚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文化名家。節(jié)目不拘泥傳統(tǒng)與現代、風格與流派,誠意挖掘文化風行的密碼;精細描摩中華器物之美,展現工匠精神;秉持文化自信,傳遞中華文化獨有的人文精神與東方智慧。

Email:cnstv@chinanews.com.cn

電話:010-88311129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