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田杰:中國茶葉何以香飄韓國?

分享到:
分享到:

東西問丨田杰:中國茶葉何以香飄韓國?

2023年08月24日 19:53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社首爾8月24日電 題:中國茶葉何以香飄韓國?

  ——專訪韓國仁川大學教授田杰

  中新社記者 劉旭

  茶,既是全球同享的健康飲品,也是承載歷史和文化的“中國名片”。2019年,聯(lián)合國大會宣布將每年的5月21日設為“國際茶日”,以贊美茶對經(jīng)濟、社會、文化、減貧和民生的價值;2022年11月29日,“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正式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

  今年5月21日,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舉辦“茶和天下·雅集”系列活動?;顒悠陂g,韓國仁川大學東北亞國際通商學部中國籍教授田杰與湖州紫筍茶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張文華、安吉白茶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嚴榮火共同對中國茶藝進行詳細介紹。近日,田杰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介紹中國茶在韓國的傳播路徑,解析茶文化對推動中韓交流的作用。

  現(xiàn)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國茶在韓國傳播有怎樣的歷程?

  田杰:茶是什么時候、如何傳入韓國的,說法比較多。不過普遍認為韓國茶文化是始于朝鮮半島的三國時期。有“新羅善德女王時期萌芽,興德王時期盛行”的說法。據(jù)記載,新羅興德王3年,也就是公元828年,興德王派使臣“大廉”出使中國。回國的時候大廉帶回了茶種,新羅王將茶種種在了智異山腳下。之后雙溪寺的僧人將其在寺院周圍培植,形成了大片茶園?,F(xiàn)在全羅道河東是韓國綠茶的主要產(chǎn)地之一。在河東雙溪寺附近有韓國茶“始培地”,并有碑刻。

河東雙溪寺韓國茶樹始培地碑刻。田杰 攝

  另外還有一種觀點是茶在更早時期傳入。這跟中國九華山的地藏菩薩有關。地藏菩薩也稱金地藏,新羅時期僧人金喬覺被視為地藏菩薩的化身之一。據(jù)史書記載,金喬覺于唐朝開元末,即公元719年前后到九華山修行,并帶去了新羅的茶種,種于九華山。據(jù)《九華山志》記載九華山的金地茶即為金地藏攜來之種,如果這么來看的話,中國茶傳入到朝鮮半島應該在更早的時期。

  除此之外,縱觀朝鮮半島各個歷史時期茶文化的發(fā)展變化,中國茶的傳播無時不在。特別是在最近十幾年,中國出口到韓國的茶種類越來越多。

  中新社記者:中國茶傳入之后,韓國社會對中國茶的認知和接受度如何?韓國人的飲茶口味有何偏好?

  田杰:從歷史角度講,中國茶傳入朝鮮半島后,它的發(fā)展和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是“平行”的。

茶和天下活動在首爾市市廳廣場舉行飲茶體驗。劉旭 攝

  如果討論現(xiàn)代韓國社會對茶的認知度和接受度,那么首先要提普洱茶。大部分的韓國人即便沒喝過,也都知道普洱茶,這可能跟廣告、宣傳有很大關系。去中國旅行的人常常要帶回普洱茶送給親戚朋友,韓國國內(nèi)也有很多茶商銷售普洱茶。烏龍茶,特別是鐵觀音在韓國的認知度也比較高。

  雖然在韓國相對于喝咖啡,喝茶的人不算主流,但是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喝中國茶。他們學習、了解中國茶,甚至一些韓國人去考中國的茶藝師、評茶師等資格證。韓國人對中國茶的認知緊跟著中國國內(nèi)商品茶市場的流行趨勢,近期韓國人也開始喝白茶、紅茶等茶。

  中新社記者:韓國的茶文化經(jīng)歷了哪些變化?受到中國茶文化哪些影響?

  田杰:韓國茶文化大概經(jīng)歷了1000多年的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國新羅時期、高麗時期、朝鮮王朝時期、日本統(tǒng)治時期和光復后的近現(xiàn)代時期。

  新羅時期興德王命使臣大廉把從唐朝帶來的茶樹種子種植在智異山,韓國人一般認為這是韓國茶文化的開端。據(jù)記載,新羅時代喝茶是把茶葉做成粉末然后飲用。那時茶主要是王室貴族和寺廟僧人飲用并繼承發(fā)展的。

    在韓國全羅南道寶城郡一處茶田中,茶農(nóng)忙著采摘綠茶。視覺中國供圖

  高麗王朝時期,朝鮮半島的茶文化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從貴族到百姓都喜歡飲茶,不僅有專門管理茶的機構,還有專門種植茶的茶村以及普通百姓進出的茶店。與高麗王朝同時期的大致是中國的宋朝,因此高麗王朝時興的飲茶方式受宋朝影響是“點茶法”。據(jù)記載,那時高麗王朝從宋朝進口龍鳳團茶,并且向宋朝出口腦原茶,再加之高麗青瓷非常有名,這一時期雙方的交流很活躍。

  李成桂于1392年建立朝鮮王朝之后,因為政治上的需要廢棄了“點茶法”,開始推行“泡茶法”。在這一時期,與佛教有著很大關聯(lián)的茶文化在朝鮮半島較之前有所衰退,在各種儀式中進行的茶禮文化成為主流。

  日本殖民統(tǒng)治朝鮮半島時期,日本茶道被推行,朝鮮半島的傳統(tǒng)茶文化在此期間受到禁錮。1945年日本戰(zhàn)敗之后,本土茶文化開始慢慢恢復。70年代前后,一些韓國茶人為此做出了巨大努力。1992年中韓建交之后,隨著留學生的增多和貿(mào)易往來的日益密切,中國茶文化再一次大規(guī)模進入韓國。

    2016杭州茶文化博覽會重要項目之一的“茶人之家”年度評選活動決賽在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國茶葉博物館舉行。圖為由韓國留學生組成的茶藝隊在進行茶藝比賽。視覺中國供圖

  我前面提到,韓國茶文化的發(fā)展脈絡其實和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脈絡有很大關聯(lián)。當然它也有自己的特色,我認為其中比較明顯的有兩點,一是“禪茶”,即寺廟和佛教作為茶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二是“茶禮”,即韓國人在祭祖等重要儀式中,會有獻茶儀式。

  中新社記者:韓國人對茶的興趣,是否會促進韓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田杰:這個是一定的。我個人的體會是,茶是一種媒介,對茶的興趣可以發(fā)散到文化的各個層面。

  舉例來說,現(xiàn)在很多喜歡喝茶的韓國人都知道紫砂壺,哪怕是普通的韓國人看到這個茶壺也大概知道這是中國的一種壺,因此茶文化對于文化傳播有很大幫助。

在浙江杭州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上,一名參觀者被展出的韓國茶器吸引。王剛 攝
在茶和天下活動上展示的中國茶藝。劉旭 攝

  很多喜歡茶的韓國朋友會問我一些關于茶的中文詞匯,會去中國的茶文化圣地訪問,這在韓國稱之為“茶山行”。這些學習茶文化的學生一起去過中國的武夷山等地,進入茶山看中國人怎么制茶、飲茶。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一方面更深入了解中國的茶文化,同時也走走看看,接觸到中國社會,對中國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中新社記者:中韓兩國未來在茶文化方面有哪些交流的可能性?

  田杰:我認為中韓在這方面有很大發(fā)展空間。韓國對外來文化接觸比較多,特別是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很多一脈相承的地方。中國作為一個文化大國,與韓國是隔海相望的近鄰,文化在碰撞中會產(chǎn)生新的火花。

茶和天下活動在首爾市市廳廣場舉行飲茶體驗。劉旭 攝

  據(jù)我了解,現(xiàn)在很多韓國的陶藝家會制作一些茶具,在中國的茶博會上也有專門的韓國陶藝家展出的作品。我在中國的一些茶友,也會以擁有一套韓國的茶具為自豪,這就是茶文化相互交流的顯現(xiàn)。

  另外在茶葉方面,雖然韓國茶在歷史上與中國茶的發(fā)展基本同步,而且一直以來都是以綠茶生產(chǎn)為主。但是近年來韓國茶的種類開始變多,比如他們有一種發(fā)酵茶叫“黃茶”,味道和中國的老白茶很像,我想這種茶葉如果出口到中國也會有一定市場。

  未來如果韓國的茶葉能夠推廣到中國,也會豐富中國的茶文化,同時中國的茶文化也會繼續(xù)影響韓國,豐富充實韓國的茶文化,這種交流意義不凡。(完)

  受訪者簡介:

  田杰,韓國仁川大學東北亞國際通商學部中國籍教授,從事中文和中國文化的教學工作。學習研究中國茶文化以及韓國、日本、英國茶文化多年,取得茶藝師資格證。近年來致力于在韓國社區(qū)、高校等各平臺講授中國茶文化,舉行中國茶文化體驗活動。自2022年起,在中國大使館與中韓友好協(xié)會共同開辦的“新時代中國大講堂”課程中向韓國各界介紹中國茶文化。2023年初在韓國交通廣播電臺(TBS),播出10期中國茶文化系列講座。

【編輯:葉攀】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