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察)翻開中國人大“年度報告”,看見全過程人民民主

分享到:
分享到:

(兩會觀察)翻開中國人大“年度報告”,看見全過程人民民主

2023年03月08日 20:48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3月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盛佳鵬 攝
3月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 (記者 梁曉輝)“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民法典”。翻開今年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立法領域?qū)<覍O憲忠對這一句話感受尤為強烈。

  簡短的一句話,卻在孫憲忠心里分量千斤。十二屆全國人大期間,他在首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曾向全國人代會提交編纂民法典的議案,為推動中國此后出臺首部民法典貢獻了力量。

  一位代表的建議,化作國家法治進程中實際可感的進步,像孫憲忠一樣的全國人大代表還有很多。他們的履職,成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縮影,匯集在人大常委會的年度工作報告中。

  在中國,當選人大代表不是當官,也不是政治光環(huán),他們既有本職工作,也有履職工作,可以通過本職工作所體察到的社情民意,由履職工作反映到最高權(quán)力機關,成為實現(xiàn)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推動力。

  每年全國人代會期間提出議案和建議,是他們履職的重要方式。這些議案和建議一經(jīng)提交,就會被“登記在冊”,經(jīng)研究轉(zhuǎn)交到各有關部門辦理,再就辦理情況向代表進行反饋,形成“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的流程閉環(huán)。

  “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提供了寶貴的觀察視角和來自各領域的實踐經(jīng)驗,有助于在國家治理和政府決策中反映民意。”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談及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時表示。

  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顯示,過去五年,2282件代表議案、43750件代表建議已全部辦理完畢,代表對議案建議辦理工作滿意度達到98%。數(shù)字折射出全過程人民民主可感的一面。

  中國式民主不僅要求全過程,還要求高質(zhì)量。僅以人口比例粗算,中國平均約每47萬人產(chǎn)生1名全國人大代表,每位代表履職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乎背后數(shù)十萬人的切身利益。

  為此,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了一系列提高代表履職水平的工作,包括舉辦學習班、組織召開座談會,開展專題調(diào)研和集中視察等。

  過去五年,還有一些好的做法被固定下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指出,常委會聯(lián)系代表機制更加健全,“委員長會議組成人員和常委會委員直接聯(lián)系432名代表”。人大代表被稱為“上接天線、下接地氣”,這一機制,讓民意通達的管道更為順暢。

  在中國的民主設計中,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xiàn)了間接民主和直接民主的統(tǒng)一。民眾既可以通過人大代表反映訴求,也可以直接提出意見和建議。在這一過程中,公眾參與立法,表達或者體現(xiàn)自己的利益訴求,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典型實踐。其間,公民可以通過網(wǎng)絡,也可以通過致信致電,還可以通過基層立法聯(lián)系點,順暢表達自己的意見。

  尤其是基層立法聯(lián)系點,被稱為“家門口的立法”。過去,就有過一群中學生根據(jù)親身經(jīng)歷向基層立法聯(lián)系點提出關于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的意見,最終被采納到出臺的法律中。目前,中國已實現(xiàn)基層立法聯(lián)系點所有省(區(qū)、市)的全覆蓋。

  立法工作也越來越注重回應和鼓勵民眾參與,讓公民在參與立法中更有“參與感”和“存在感”。去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fā)言人還首次“指名道姓”回應立法中提出建議的公民,以示感謝。

  根據(jù)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5年來,共有154件次法律草案向社會公布征求意見,109萬多人次參與,“有效促進了立法質(zhì)量和效率的提升”。

  而民眾對于“國家事務”的參與和管理,也不僅僅是立法,還包括監(jiān)督等各個方面、各個環(huán)節(jié)。

  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中的一個高頻詞可以對此總結(jié)——“全過程人民民主”。(完)

【編輯:劉湃】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