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東西問·考古文旅 | 余西云:中華文明起源,關鍵一步在哪里?

分享到:

東西問·考古文旅 | 余西云:中華文明起源,關鍵一步在哪里?

2021年12月24日 20:19 來源:中國新聞網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東西問)考古文旅|余西云:中華文明起源,關鍵一步在哪里?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電 題:中華文明起源,關鍵一步在哪里?

  作者 余西云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及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教授

  文明起源,學術界更傾向于稱為社會復雜化,往往是一個逐步的轉變過程。中國文明起源這個過程中,西陰文化邁出了關鍵一步。

  什么是西陰文化?

  1921年,北洋政府聘請的地質專家瑞典人安特生安排剛剛留學歸國的袁復禮等人對河南澠池仰韶遺址進行發(fā)掘,獲得比較豐富的遺存,并很快命名為仰韶文化,第一次從考古學研究中國文明起源。這次發(fā)掘距今正好一百年。1926年留學歸國的李濟對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進行發(fā)掘。仰韶遺址當年發(fā)掘揭示的內涵比較含混,以其命名的仰韶文化的概念不斷擴大,而西陰遺址的內涵更單純,考古工作的質量也更高。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學術界提出西陰文化的命名,把原來的仰韶文化代表的時間段稱為仰韶時代。

西陰文化的分布和影響區(qū)域(黑色點包含典型西陰文化遺存,紅色點包含西陰文化因素)。受訪者供圖
西陰文化的分布和影響區(qū)域(黑色點包含典型西陰文化遺存,紅色點包含西陰文化因素)。受訪者供圖

  距今6000多年前,西陰文化發(fā)端于陜晉豫交界地區(qū),距今5000多年前達到鼎盛,控制了中原廣大地區(qū)。影響所及東至于海,西到甘青,南抵長江之濱,北達燕山之陰,奠定了先秦中國的空間基礎。

空中俯瞰,黃土高原山谷中的綠洲地帶宛若河流穿梭。西陰文化即發(fā)源于陜晉豫交界地區(qū)。<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孫自法 攝
空中俯瞰,黃土高原山谷中的綠洲地帶宛若河流穿梭。西陰文化即發(fā)源于陜晉豫交界地區(qū)。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西陰文化的聚落主要分布在適合旱作農業(yè)的黃土高原及周邊地區(qū)的河流緩沖區(qū),主要種植粟和黍兩種小米,其中粟占主要地位,也少量種植水稻。大量飼養(yǎng)家畜,主要種類是家豬。也養(yǎng)蠶繅絲。

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出土的牙雕蠶。圖片來源 王煒林主編:《彩陶·中華:中國五千年前的融合與統(tǒng)一》,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020年。
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出土的牙雕蠶。圖片來源 王煒林主編:《彩陶·中華:中國五千年前的融合與統(tǒng)一》,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020年。

  西陰文化如何揭示文明的起源?

  文明起源有很多表現,私有觀念的出現是核心。從房屋建筑看,西陰文化早期多圓形單間房,同時存在方形單間房。晚期以后,開始出現方形多間房和排房。從單間房到雙間房到多間房到排房的變異,大體反映出從核心家庭到主干家庭、擴展式家庭、家族依次生成的過程。家庭規(guī)模的擴展表明人們對血緣關系的親疏變得敏感了,對與自己親一些和疏一些的人采取了不同的態(tài)度(親親)。

  貯藏坑與住所的關系也有相應變化。早期,住所與貯藏坑往往分立,住所之外有用于存放東西的“灰坑”。中期以后,漢水中游和鄭州地區(qū),隨著多間房出現,戶外的“灰坑”減少,住所內出現用于貯存的空間,說明財產私有觀念的形成。

鄭州大河村遺址出土的多間房。圖片來源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鄭州大河村》,科學出版社,2001年。
鄭州大河村遺址出土的多間房。圖片來源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鄭州大河村》,科學出版社,2001年。

  距今5300年前后,鄭州西北郊的西山遺址出現中原地區(qū)最早的城。西山城北依邙嶺余脈,南面枯河,東面是廣闊無垠的黃淮平原。西山城的城墻平面形狀近似圓形,直徑約180米,面積約為34500平方米。城墻外側有環(huán)繞的壕溝,距離城墻和環(huán)壕150-200米,還有一道寬闊的壕溝。

鄭州西山城。圖片來源 張玉石、郝紅星:《鄭州西山古城發(fā)掘記》,《大眾考古》2016年第5期。
鄭州西山城。圖片來源 張玉石、郝紅星:《鄭州西山古城發(fā)掘記》,《大眾考古》2016年第5期。

  西山城以東相距十余公里的大河村遺址出現了大量來自淮河下游方向的文化因素,表明來自淮河下游方向的文化已經占領鄭州北郊一帶,對原來分布在這一地區(qū)的西陰文化形成巨大威脅和壓力,雙方甚至發(fā)生激烈沖突。處于守勢的西陰文化一方,在非常有利于防守的西山構筑起城墻和環(huán)壕等防御體系。從西山遺址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以及當時的文化態(tài)勢可以看出,西山城應該是一個防御性的軍事據點,而非都城。

  西山城這種大型工程的建設,一方面可能是面對外來威脅采取的防范,另一方面說明少數人能調動大多數人的勞動,表明社會已經分層。也正是從西山城的出現開始,中原地區(qū)出現一系列與王權有關的文化遺存,包括大型建筑,玉器、大型陶鼎等。

陜西華縣泉護村出土的鸮鼎。圖片來源 王煒林主編:《彩陶·中華:中國五千年前的融合與統(tǒng)一》,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020年。
陜西華縣泉護村出土的鸮鼎。圖片來源 王煒林主編:《彩陶·中華:中國五千年前的融合與統(tǒng)一》,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020年。

  西陰文化的聚落形態(tài),明確揭示了擴展式家庭、私有觀念和文明的起源。

  西陰文化是黃帝時代嗎?

  學術界一般把半坡文化解釋為炎帝系統(tǒng)的文化,而西陰文化為黃帝系統(tǒng)的文化。雖然這樣的解釋并不能理解為史實,但讓我們將考古發(fā)現與歷史記憶勾連起來了。

  西陰文化的分布范圍,與《史記·五帝本紀》描述的黃帝的活動范圍“東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雞頭。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基本吻合。西陰文化也是史前文化中分布范圍唯一能與《史記》描述的黃帝活動范圍大致吻合的文化。當然西陰文化延續(xù)時間上千年,分布范圍廣泛,既不可能是某一個人形成的文化遺存,也不可能是某個人在世的時期形成的遺存,而應該是其族群在漫長時間內形成的文化遺存。將西陰文化解釋為黃帝族群形成的文化,應該是比較合理的。

  西陰文化何以塑造中華文明的特色?

  蘇秉琦先生曾經提出,仰韶文化諸特征因素中傳布最廣的是屬于廟底溝類型的(即西陰文化)。廟底溝類型遺存的分布中心是在華山附近。這正和傳說華族發(fā)生及其最初形成階段的活動和分布情形相像。所以,仰韶文化的廟底溝類型可能就是形成華族核心的人們的遺存;廟底溝類型的主要特征之一的花卉圖案彩陶可能就是華族得名的由來,華山則是可能由于華族最初所居之地而得名。

  西陰文化是史前,甚至秦漢以前,分布范圍、影響區(qū)域最為廣泛的考古學文化。西陰文化彩陶的“花”紋,是“華”人的標志性符號,西陰文化影響所及之處,均有西陰文化的花鳥彩陶存在。在西陰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中國最早的國族(nation)認同。

廟底溝遺址出土的彩陶。圖片來源 王煒林主編:《彩陶·中華:中國五千年前的融合與統(tǒng)一》,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020年。
廟底溝遺址出土的彩陶。圖片來源 王煒林主編:《彩陶·中華:中國五千年前的融合與統(tǒng)一》,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020年。

  西陰文化在東亞地區(qū)最早進入國家形態(tài),地理環(huán)境以黃土區(qū)為背景,產業(yè)以小米農業(yè)為主,最早的王稱為黃帝,是黃色文明的源頭。家庭形態(tài)以擴展式大家庭為特色,形成“親親”觀念,重視親情與人倫。宗教上以祖先崇拜為核心。地處中原的西陰文化,一方面吸納周邊文化,一方面輻射影響周邊地區(qū),多源融合,生生不息。這些因素塑造了中華文明的特色。

廟底溝仰韶文化博物館展出的月牙紋彩陶罐。<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闞力 攝
廟底溝仰韶文化博物館展出的月牙紋彩陶罐。中新社記者 闞力 攝

  西陰文化揭示了怎樣的東西文化交流?

  安特生等人發(fā)掘仰韶村之后,發(fā)現其中的彩陶與歐亞大陸中部的彩陶多有相似之處,東歐黑海沿岸的特里波利文化有很大的相似之處,“然以河南與安諾之器相較,其圖形相似之點,既多且切,實令吾人不能不起同出一源之感想”,這就是著名的“彩陶西來說”。歐亞大陸的史前時代,彩陶的分布面非常廣泛,彩陶的繪制方法和圖案也不乏類似之處,但這些彩陶文化之間聯系尚難以全面準確解釋。不過我從西陰文化最終的瓦解過程,或許可以提供一些理解。

  大致距今5200年前后,來自東面的大汶口文化等沿著淮河支流,逐步控制了中原地區(qū),西陰文化就此瓦解,在其基礎上形成了西山文化等一系列新的考古學文化。但我們也發(fā)現,西陰文化的中心區(qū)域有一個逐步向西的過程,西陰文化早期的中心在陜晉豫交界地區(qū),晚期就移到了關中西部至隴東一帶,在甘肅秦安出現了大地灣等重要遺址。一支西陰文化沿嘉陵江深入長江三峽地區(qū),形成哨棚嘴文化,一支沿岷江進入四川盆地西緣,形成營盤山文化,這些文化的介入,開啟了四川盆地的文明化進程。大致在這前后,黑海沿岸的烏克蘭和羅馬尼亞等地出現了特里波利耶-庫庫泰尼文化(Tripolye-Cucuteni Culture),不僅彩陶與西陰文化非常相似,陶器的器類組合和造型也與西陰文化有較大共性,其多間房組成的大型村落等,也表明其社會組織形態(tài)與西陰文化晚期相似。種種跡象表明,特里波利耶-庫庫泰尼文化極有可能是西陰文化的一支西遷的結果,但最終的答案,還有待考古學家證實。(完)

  受訪者簡介:

  余西云,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兼考古系主任、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新石器化、文明起源等。近年發(fā)表的一系列成果,論證了中國考古學的理論體系。

【編輯:于曉】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