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冬奧記者做飯的“機器人” 牽出了千億市場
冬奧經濟觀察︱給冬奧記者做飯的“機器人” 牽出了千億市場
中新財經1月25日電 (石睿)“加料、翻炒、調味、出鍋、裝盤、上菜”,你能想到這一系列嫻熟的烹飪手法都是由“機器人”來操作嗎?
在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智慧餐廳,這一切成為現(xiàn)實,甚至“天上掉美食”。
大廚的機器人“徒弟”
據中新財經了解,冬奧會智慧餐廳的“做飯機器人”可以做出麻辣燙、宮保雞丁、煲仔飯等中餐,也能做漢堡、意式肉醬意面等西餐,甚至煮餃子、煮餛飩、調雞尾酒,最難得的都是,它們24小時待命,不會累、出餐快,還能減少人員接觸,確實無愧“智慧餐廳”的名字。
這些給冬奧會媒體人員做飯的“機器人”正式名稱是智能餐飲設備。在智能餐廳里,可以看到智能漢堡機、智能煲仔飯機、智能小吃炸品機、智能炒鍋、智能餃子餛飩機、智能麻辣燙機、智能調酒機等智慧餐飲設備,以及用于自動送餐的云軌傳輸系統(tǒng)。
智慧餐飲設備并非傳統(tǒng)的人形機器形態(tài),比如可以自動炒菜的智能炒鍋主體就是一個圓形的鍋,但是它卻跟“‘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十大名廚”學了藝,把大廚火候控制、翻炒手法、下料順序等秘訣轉換為程序,再用硬件機器復原出來。
而智能調酒機的形態(tài)則是一個粗壯的白色機械“手臂”,這只機器手可以靈巧的取杯、冰杯、置杯,像人類調酒師一樣完成復雜的調配,同時進行智能搖酒動作,只需3-5分鐘便可制作出一杯的“高顏值”的雞尾酒了。
據中新財經了解,僅在1月4日至22日試運行期間,大概有千余名來自世界各國的新聞機構工作者和持權轉播商在智能餐廳用餐。預計到賽時,餐廳平均每天要接待約5000至6000名注冊文字攝影記者和持權轉播商。
現(xiàn)點現(xiàn)做,非“預制菜”加熱那么簡單
“機器人大廚”做飯的原料是什么?是新鮮食材還是最近大火的“預制菜包”?
冬奧主媒體中心智慧餐廳項目主管鐘展鵬告訴中新財經,智慧餐廳智能烹飪體驗區(qū)的所有食物都是現(xiàn)點現(xiàn)做,不同智能設備烹制的菜品不太一樣,比如智能炒鍋所用的都是新鮮的蔬菜、肉類進行炒制,如蒜蓉西蘭花、小炒黃牛肉等;智能煲仔飯機可以現(xiàn)點現(xiàn)制兩款煲仔飯,如排骨煲仔飯就是分別下水、生米、油和排骨,其中排骨是中央廚房提前腌制過的;而餃子、餛飩則是提前包好,現(xiàn)場由智能餃子餛飩機烹煮而成。
傳統(tǒng)餐飲模式,因為廚師不同、技藝差別,相同的菜品不一定每次都好吃,而“莫得感情的做飯機器”則擁有烹飪動作精準、出菜水平穩(wěn)定的優(yōu)勢。
以智能煲仔飯機為例,這臺機器人可以同時操控36個爐頭的精準火候,確保煲出的每一鍋煲仔飯都能有金黃色鍋巴;智能小吃炸品機則能根據訂單自動識別不同的食材,并且針對不同食材、不同工藝獨立控制油炸溫度和時間。
“天上掉美食”成真了
除了“做飯機器人”,冬奧智慧餐廳還有用于上菜的“空中云軌”。據中新財經了解,智慧餐廳中餐區(qū)上方布滿了透明玻璃軌道,軌道上的小車都處于時刻待命和迅速行動的狀態(tài),這臺系統(tǒng)就是智能傳送設備。
“空中云軌”與智能炒鍋聯(lián)動,當智能炒鍋裝盤完畢后,菜品被上傳到空中云軌,隨后就會有云軌小車來接應菜品,通過計算出的最優(yōu)路徑,自動將菜品送達對應的餐桌上空,再通過“下菜機”,讓美食“從天而降”。
這套體系的優(yōu)勢在于提高傳菜效率、防塵保溫、避免了人為接觸。智慧餐廳項目主管鐘展鵬告訴中新財經,智能炒鍋區(qū)有18個炒鍋,可以同時做18道菜,每個菜大約用時4-6分鐘,再通過“空中云軌”和“下菜口”上菜,根據座位遠近和當時繁忙情況,送餐需要2-4分鐘不等,比真人烹制送餐省時很多。
除了做飯,機器人還能干什么?“十三五”以來,我國機器人產業(yè)年均復合增長率約15%,2020年機器人產業(yè)營業(yè)收入突破了1000億元。掃地、擦窗機器人都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除此之外,機器人還在快遞物流、手術護理、教育娛樂等多個領域有所作為?!?完)
相關新聞: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3日 16:37:37
- 2024年12月23日 16:34:03
- 2024年12月23日 16:30:08
- 2024年12月23日 15:50:18
- 2024年12月23日 14:33:45
- 2024年12月23日 14:19:12
- 2024年12月23日 14:13:12
- 2024年12月23日 10:04:20
- 2024年12月18日 15:20:42
- 2024年12月18日 1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