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鴨是譽滿中外的佳肴。現(xiàn)在國外不少中餐館也賣起了烤鴨,但要嘗它的真味,還要吃北京烤鴨。
烤鴨始于南宋!秹袅轰洝泛汀段淞峙f事》里記載的杭州沿街叫賣的“炙鴨”就是最早的烤鴨。明成祖定都北京后,烤鴨傳到北方。至清朝,滿族官員更喜歡吃烤鴨,烤鴨是宴席上的不可少的珍品。咸豐五年(1855年)前門外開設了專售烤鴨的便宜坊飯館。同治年間一本類似旅游指南的書叫《都門匯纂》專門向遠省客商介紹了這家飯館。當時的便宜坊飯館開設在觀音寺前路南。同治五年(1866年)前門外肉市街又開設了掛爐烤鴨的全聚德飯館。掛爐烤鴨是憑爐墻熱力烘烤鴨子。爐內(nèi)溫度先高后低,烤出鴨子外皮酥脆,內(nèi)層豐滿,肉質(zhì)鮮美,肥而不膩。掛爐烤鴨是用棗、桃、梨等果木燒烤鴨子。所烤鴨子色如棗紅,鮮艷油亮,外焦里嫩,味美適口,而且有一種特殊的香味。自此:“京師美饌,莫妙于鴨,而炙者尤佳!钡奖本┒鴽]吃到烤鴨被認為是件憾事。
烤鴨必須用填鴨,嘉慶時曾任左都御史的姚元之在《竹葉亭雜記》一書中已經(jīng)記載了填鴨的方法:“朱孝廉云錦,客揚州,雇一庖人,王姓。自言幼時隨其師役于山西王中丞壇望署中!啽厥程铠,有飼鴨者,與都中填鴨略同,但不能使鴨動耳。蓄之之法,以紹酒壇鑿去其底,令鴨入其中,以泥封之。使鴨頭頸伸于壇口外,用脂和飯飼之,壇后仍留一窟,俾得遺糞。六七日即肥大可食,肉之嫩如豆腐!边@是一種古老的填鴨方法!豆饩w順天府志》記載了另一種填鴨方法:“有填鴨子之法,取毛羽初成者,用麥面和硫黃拌之,張其口而填之。填滿其素,即驅(qū)之走,不使之息,一日三次,不數(shù)日而肥大矣!
便宜坊飯館的填鴨,和上面的兩種說法都不同:幾十只鴨子在一間小屋里密密滿滿地擠著。師傅捉起一只鴨子的脖子,塞進一個用紅高梁等飼料做成的長圓形食物,鴨子直著脖子咽下去。當一只鴨子被捉起時,露出了一個隙地,于是旁邊的鴨子就蹣跚地動起來;當這只填灌了食物的鴨子重新落地時,所有鴨子一動不動地“排排坐”了。
如今,古老的填鴨方法自然會有很大改進,聽說還發(fā)明了填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