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是老北京人,該不會不記得廠甸兒吧。
那是個傳統(tǒng)的大集市。清代《帝京歲時紀(jì)勝》里,就有“每于新正月旦至十六日,百貨云集”的話。逛廠甸兒,曾是北京人過年的一件大事兒。
一出和平門,頂打眼的是路旁的兩溜兒暖棚,里頭靜雅得很,展銷著國畫、書法、挑山、橫披、冊頁等等。棚角兒還擺著紅木高幾,碧桃、臘梅、迎春、水仙悄悄兒地散發(fā)著清香。順南新華街往前,路兩邊兒就是賣吃食和玩意兒的了。論吃食,從銅錢兒大的豆渣兒糕,到5尺長的大糖葫蘆兒;從頂著胭脂點兒的江米愛窩窩,到香油和面,層層起酥的葷素油酥火燒;乃至灌腸、豆汁兒、粳米粥、八寶飯、煎春卷兒、炸松肉、串成佛珠狀的大山里紅——舉凡北京風(fēng)味兒小吃、干鮮特產(chǎn),全有。玩兒的呢,那貼著金字紅簽兒,抖起來音響激越的單雙空竹,由一個個彩紙風(fēng)輪兒帶動小錘兒,敲著一面面小鼓兒的各式風(fēng)車兒,已經(jīng)夠人眼花的了;而那些大小“沙燕兒”,拖著彩綢尾巴的“龍睛”,活眼珠兒、活關(guān)節(jié)兒的“蜈蚣”,則展現(xiàn)了京派風(fēng)箏的多姿多彩。面對這些別具風(fēng)格的愛物兒,無論童叟,誰不神往呢?至于“面人兒湯”當(dāng)場獻(xiàn)藝,在半個核桃殼兒里捏的《十八羅漢斗悟空》,“葡萄!绷脸龅慕^活——那顫著枝兒,甩著蔓兒,掛著白霜兒的“玫瑰香”、“馬奶子”,就更為人們驚嘆了。
從十字路口往右,進(jìn)西琉璃廠。榮寶齋的水印箋紙,德古齋的金石片,吸引著學(xué)者文人。往左呢,進(jìn)東琉璃廠,信遠(yuǎn)齋的酸梅糕,戴月軒的狼毫筆,久已馳名了。而路北那座火神廟,則是個珠寶古玩市場,幾進(jìn)院落,都平地搭起兩丈高的藍(lán)布罩棚,雖在白晝,卻如夜市。明燈下,那些紫檀架、琉璃柜,寶氣珠光,土花銅綠,奪目極了。說到那棚幕,似也另有妙用。除了借著大瓦數(shù)的電燈,顯示其珠寶的光華,古玩的文彩之外,或許還大有助于遮美玉的瑕紋,掩珍玩的殘跡,甚至魚目混珠,也都自得其便吧。難怪清人詠廠甸兒的打油詩里頭,就有“古董般般的是新”的句子。
說到南新華街與東西琉璃廠相交的十字路口,以及路口近旁的海王村公園么,雖是廠甸兒的中山地區(qū),可惜,那兒卻象是市面兒上常見的各色商品的抽樣兒綜合陳列,反倒沒什么廠甸兒自個兒的神氣了。
廠甸兒是很有吸引力的。清人《廠甸記》曾這樣記載著:“平時空曠,人跡罕軍;而正月則傾城士女,如荼如云,車載手挽,絡(luò)繹于道!甭犚晃蛔≡诨鹕駨R院兒的老管理員說,抗戰(zhàn)之后,廠甸兒已是“殘燈末廟”景象了,可游客每日仍過萬。半月累計,約20萬人次。而當(dāng)時北京人口,也只百萬上下。
論游人,且不說那些顯宦宿紳,名儒大賈;魯迅寓京期間,就很愛逛廠甸兒,在有日記可查的13個春節(jié)里,是每年必逛的,1913年,開市的半月間,竟去了7回;13年累計起來共達(dá)40多次。先生從那里購回的文物、古籍、兒童玩具,乃至日用雜品,都被一一載入了日記當(dāng)中。這些日常細(xì)事,似也都成了當(dāng)今魯迅研究者們所矚目留心的史料了。至于譚鑫培曾在這拍攝了北京梨園史上第一張劇照《定軍山》,梅蘭芳曾在這兒搜集古畫兒,揣摩新編劇目的頭飾服彩,也為許多老北京所樂道,至今都不失為藝壇佳話。
游人中也難免有不速之客。據(jù)說,民國初年曾震動京津的大盜燕子李三,有個同伙叫段云鵬的,就到這銷過臟。被盜者是慈禧同族、葉赫那拉氏后裔。就在火神廟一個珠寶攤子的玻璃盒里,失主認(rèn)出了家傳珠寶,一串光潤絕倫的珍珠,尋著了破案線索。這該是那個時代遺留給廠甸的一點兒痕跡了吧。
話說回來,廠甸兒的魅力究竟在哪兒呢?除了別的因素,這兒雅俗共賞,老幼皆宜,富裕些的,清寒些的都可有所獲,怕也起了相當(dāng)作用。請想,一粒明珠,一方古硯,自非顯貴莫得,非專家莫辨;可一碟兒糖豌豆,一盞走馬燈,雖是平民童稚,也不難到手。人們可以掂量著自個兒的財力,依了各人的喜好,或快其頤雜,或飽其眼福,或遂其雅興,何樂而不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