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上挨批記
文/梁小民
"文革"中全國都是大批判的戰(zhàn)場,十億人民個個都是批判家。沒想到,我由于讀一本書居然在列車上受到了批判。
那是1969年寒假,我從東北林場回北京探親。臨行前向同事小馬借了一本美國作家德萊塞的書(是《金融家》還是《鍍金時代》,記不清了),準備在火車上看。
當(dāng)時的火車擁擠不堪,與現(xiàn)在春運期間差不多。我上車后幾乎無立足之地,與我同上來的一位解放軍軍官對我說:"咱們在長春就下,長春站優(yōu)待軍人,我給咱們弄兩個座。"長春下車后,他拿我們倆的票到軍人窗口辦好了下午到北京的車,當(dāng)然有座。我到長春一個朋友家看望,飯后順利上了車。
這是一個軍人專用車廂,除我以外,全是軍人,但每人都有座,舒服得很。與周邊軍人寒暄幾句后,有人在望風(fēng)景,有人在打盹,我拿出了德萊塞的書看。
正當(dāng)我看得入迷時,突然有人把書搶走了,我抬頭一看,是長得還不錯的年輕女列車員。還沒等我張嘴,她就厲聲問我:"你看的什么封資修書?"我忙介紹:"我看的書是美國共產(chǎn)黨員作家德萊塞寫的,是批判資本主義腐朽的……"沒等我說完,她翻出一張有盛裝美女參加舞會的插圖,質(zhì)問我:"有這樣黃色的圖畫,能是好書嗎?美國共產(chǎn)黨,你是唬我吧?就是美國有共產(chǎn)黨,也是修正主義!"我急了,與她辯論,說"毛主席還有美國共產(chǎn)黨朋友呢?"這小丫頭,別看模樣不錯,說話挺厲害,有點"東北虎"風(fēng)范。她馬上駁我:"毛主席的美國朋友我知道,是斯諾,不是你的這個什么德萊塞。這本書一定要沒收,你要不給,下車我把你和書交給北京站派出所,讓專政機關(guān)處理你。"她又告我:"前幾天也有一個人帶了幾本封資修的書,我們要沒收,他說什么也不交,到站后交給車站派出所一查,原來是個地主狗崽子。階級本性不改,被專政了。你要向他學(xué)?"我看著旁邊,希望有個人主持正義幫我說話,但包括給我簽車票的軍官在內(nèi)都不吭聲。
我一看有點"失道寡助"了,但還不甘心,嘴不敢硬了,就求她,"這是我借別人的書,沒收了回去不好交代"。我還讓她看了看書上寫的名字和我的工作證,證明這一點。她說,"這好辦,我們撕一半,你把另一半給他,讓他也別看這樣封資修的書"。我一想,我看了差不多一半了,讓她把前一半拿走算了,還能看完。因此,我準備撕下前半本給她。沒想到她比我聰明,早看出我的"狼子野心"是接著看完。她說,"別想美事,一半是從中間橫著切一半"。我一聽,碰見這么聰明的姑娘真沒治了。她還不饒我,告訴我:"我們還要讓你自己愿意交,要是不交,現(xiàn)在馬上開批判會,下車后連你交給派出所。"
她正嚴厲地指責(zé)我,列車長過來了,問出了什么事?她把我的"罪行"匯報了,然后要求列車長把乘警叫來處理我。我一聽要動用無產(chǎn)階級專政力量,也有點毛了。列車長年長一些,看來并不想把事鬧大,對她說,"算了,他把書交了就算了"。又對我說:"出門帶這種書干什么,不是找麻煩嗎?"聽他的口氣還是善意的。我就此順竿往下爬,同意交書,連半本書也不要了。
一切都結(jié)束了,我以為事情就這樣完了。晚飯后聽"新聞聯(lián)播"。當(dāng)廣播結(jié)束時,那個女批判手又來了。她搞過"三敬三祝",念完語錄之后大聲說:"解放軍同志們,今天就在我們車廂里,還有人看封資修的書,這說明階級斗爭還是激烈的。這個人看來還年輕,但中封資修的毒不少。今天晚上我們的批判會就以這件事為例,批判劉少奇之流的階級斗爭熄滅論。"我一聽壞了,把我當(dāng)批判對象了,這解放軍要發(fā)動起來,我豈不陷入人民軍隊的汪洋大海了?豈不有滅頂之災(zāi)嗎?事已至此,我也沒辦法,只好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澆的架勢,準備迎接"革命洗禮"。
沒想到車廂里分外靜,沒有一個人發(fā)言,大家都是呆坐著聽她的。她一看批判不起來,又不敢說解放軍的不對。只好一遍遍發(fā)動群眾,她還點附近一些人發(fā)言,誰都是搖搖頭。她一看沒辦法,先自己批了一通,然后讓我們分小組(對面坐的人是一組)批判。她走到我們這里,告訴大家:"事情發(fā)生在你們這里,你們要好好幫助他,他還不是階級敵人,但事情是嚴重的,我看,讓他先做個深刻檢討,挖挖根源,然后大家?guī)退治觥?quot;我只說了一句,"我不該看這種書……"。正在這時,列車長出來把她叫回去,說有事。這下又把我救了。這小丫頭一走,當(dāng)然更沒人發(fā)言,我也不檢討了。過了一會兒,她沒回來,一場批判會就在無言之中結(jié)束了。經(jīng)過這一下折騰,大家連說句話的興趣都沒有,睡覺了。這一夜我也沒睡好,真怕那丫頭又來什么"幺娥子"(東北話"壞主意")。第二天起來,快到北京了,我們在她帶領(lǐng)下做完"三敬三祝",不久就下車了。臨下車時我向那位解放軍道謝,他只說了一句:"這年頭,什么地方都要小心。"
事情過去30多年了,當(dāng)年的那個小丫頭現(xiàn)在也該當(dāng)奶奶了。也許她早忘了這件事,但每當(dāng)我看到書架上的德萊塞的書時,不免又想起這一場鬧劇。小馬的書仍然沒還上,好在當(dāng)時他就沒把這當(dāng)回事。
(摘自《黑板上的經(jīng)濟學(xu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