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gviha.cn  

 

精神疾患偷襲中國

文/張捷

(聲明:刊用本刊稿件務經(jīng)特別授權并注明摘自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聯(lián)系電話:68994602)

  中國精神疾患總數(shù)已達1600萬,其中精神分裂癥高居首位:600萬,并且新病人以每年至少10萬人的速度增加。流行病學統(tǒng)計顯示:中國「精神疾患時代」已悄然來臨。

北京回龍觀醫(yī)院治療師正在指導病人下國際象棋。

  2000年12月3日下午,柳青又匆匆趕到了北京大學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車停門口,她問同來的朋友:一起進去嗎?他猶豫了一下,答:我等你。

  「我?guī)Ш芏嗯笥褋砜催^我的姐姐。我想讓他們了解我的生活!沽嗾f。

  柳青的姐姐曾是平面設計師。1995年,柳青的姐姐開始發(fā)病!改鞘6月的一個早上。我醒來,嚇壞了。她站在我床前,渾身發(fā)抖,直勾勾地看著我。然后讓我念報紙,她說:我喜歡你的聲音,念吧。我知道有什么不對勁了。可是無能為力。我嚇的要死,只好念,不停地念。她說,你不能停下來,停下來我就受不了了。」

  后來她的姐姐開始狂叫,往外跑,或者半夜起來在不大的幾個房間里游蕩。堅持了兩個星期,家人請來了兩個氣功師對她發(fā)功。他們分析她是失戀受了刺激加上練氣功走火入魔!笀雒嬲媸且黄靵y。治療的唯一結果是:我媽媽受了氣功感應,嚇倒了!

  從此深夜游蕩的人變成了兩個!肝覠o比緊張。她們不吃飯、不喝水、不睡覺,每天像僵尸一樣在我眼前轉,最怕的是深夜她們相對走來走去,然后停下,對看!

  「后來媽媽開始拿著一兜錢往樓梯口的垃圾道里扔,說,不要心疼咱們家那點錢,不讓我扔就和你斷絕關系。我和爸只好到一樓垃圾口等著錢掉下來!

  極度恐懼的柳青開始每天到天安門廣場乾坐,深夜再回家。

  又兩個月過后,一直在冷靜地隱瞞著家里事態(tài)的爸爸終于做出了決定:把媽媽送醫(yī)院。「精神病院都排著隊呢,托了關系才住進去!菇憬闼偷浇K鄉(xiāng)下。姐姐在鄉(xiāng)下鬧了兩個月,又被送了回來。也開始住院。診斷結果:精神分裂癥。

  媽媽一直調養(yǎng)到現(xiàn)在,算是恢復了。姐姐反覆住院至今。爸爸一直小心隱瞞,柳青開始向朋友傾訴。

  這并不是一個特別的故事,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或者將要遭遇類似柳青的經(jīng)歷。流行病學統(tǒng)計顯示:中國的精神病患者正呈上升趨勢。

精神病時代悄然來臨

  崔玉華所長從醫(yī)院的繁忙感受到了精神病患上升帶來的壓力。幾年來,北京大學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的200張病床一直爆滿。每天早上,門診掛號處都排著長隊。

  「7時15分掛號,一天的號一刻鐘全掛滿。1989年以后我們開設了心理治療門診,以后就不斷增加門診量,還是供不應求。去年我們一天的門診量是230個,今年平均到了330個!

  所有的癥狀在這家研究所接診的病人中都有反應:既包括傳統(tǒng)的精神疾病,也包括各種行為和心理問題。「主要分三類。各種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抑郁癥、腦炎和梅毒等引起的精神;各種輕性精神病,如神經(jīng)衰弱、強迫癥、焦慮癥、恐怖癥等;各種心理行為問題,如精神因素引起的自殺、酒藥依賴等!

  衛(wèi)生部提供了以下數(shù)據(jù):50年代中國精神病總發(fā)病率為2.7%,80年代以來,精神疾患的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目前,中國重性精神病的患病率為13.47%,病人總數(shù)為1600萬,其中精神分裂癥高居首位,600萬,相當于每60戶居民中就有一例,每年還會有至少10萬名新的精神分裂癥病人產(chǎn)生。強迫癥等輕性精神癥中,北京地區(qū)調查顯示,患病率為35.18%。

  根據(jù)在北京召開的世界精神病協(xié)會年會發(fā)表的數(shù)字,目前中國有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1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

  過去人們習慣對精神病患者另眼相看,現(xiàn)在,該刮目相看了:大量精神疾患的存在已經(jīng)給了社會沉重的負擔。

  世界衛(wèi)生組織研究顯示,在中國,疾病負擔較高的25種疾病中,精神疾病占5項,分別是抑郁癥、雙相情感疾病、精神分裂癥、強迫癥、自殺。精神障礙所造成的負擔,在目前中國疾病總負擔中排名第一,已經(jīng)超過心腦血管、糖尿病和惡性腫瘤等疾患。中國各類精神疾病約占疾病總負擔的1/5,換句話說,占全部疾病和外傷所致殘疾及勞動力喪失的1/5。

  「兩年前,國外有專家驚嘆:精神疾病時代悄然來臨,人類已由軀體疾病時代進入精神病時代,精神疾病將是21世紀的流行病!勾抻袢A說。

生病,從娃娃開始

  分析中國目前精神病患增加的現(xiàn)狀,衛(wèi)生部副部長殷大奎的結論是:兒童的行為問題,大中學生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老年期精神障礙,酒精與麻醉品濫用以及自殺等問題明顯增多。

  或輕或重,中國精神病患的增加幾乎遍及所有人群,兒童、青年、老年。就像精神科最熱鬧的是兒童門診一樣,精神病患的低齡化也最容易受到專家關注。

  1993年,北大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接收了第一位算不得重性精神病的少女住院。她的父母幾乎跪地:大夫,讓她住院,不然我們就家破人亡了。

  這對清華大學教授夫婦飽受女兒的暴力折磨。她手法花樣翻新。比如,一根繩一頭系在自己手腕,一頭拴母親。自己在床上睡覺,母親在墻角罰站。一旦想逃跑,繩動人醒。父親的一次遭遇是:冬天,女兒命令出門倒垃圾。他穿著薄薄的棉毛衫剛一出門,身后門就「砰」地開上了。心知女兒不會開門,只好抖抖地在門外等。鄰居下班詢問,他解釋:鑰匙忘在家里了。

  鄰居好心,給女兒打電話,電話那邊出現(xiàn)了一個甜甜乖乖女:王叔叔,你看我爸,他也不敲門,還麻煩您打電話。

  這位家里的小暴君,在學校是三好生。更讓大夫震驚的,隨后接診了13位暴力兒童,11位是三好學生。他們毫無悔意,描述感受時痛快淋漓:打完了真輕松,有機會還要打。

  「這是中國為獨生子女政策和應試制度付出的代價。」北大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康復科副主任,《精神康復報》主編姚貴忠說。

  中國22個城市協(xié)作調查顯示:兒童青少年行為問題的檢出率為13%,在人際關系、情緒穩(wěn)定性和學習適應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中學與大學生心理障礙,表現(xiàn)焦慮不安、恐怖、神經(jīng)衰弱與抑郁的約占16%。因心理和行為問題導致的惡性事件屢有發(fā)生。另外,吸煙、酗酒、吸毒、少女懷孕的發(fā)生率也有上升趨勢。

  不久前在北京結束的第二屆中美精神病學術會議的一份資料顯示:自殺已經(jīng)成為中國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而且青少年自殺呈明顯的低齡化趨勢。

  姚貴忠認為,中國家庭和人口機構的改變,撫養(yǎng)方式的變化,不可能不影響到兒童的心理健康。獨生子女一方面被家長嬌慣,一方面缺少同伴,容易導致他們社會適應能力差,易有挫折感,而這種怨恨往往發(fā)泄在家庭中。另一方面,他們又很難擺脫應試制度帶來的沉重壓力。

  姚貴忠親身體會到了這種無奈。他的女兒上小學四年級。為了保證女兒有充足的「玩」的時間,他沒有給女兒報任何鋼琴書法之類的學習班。理由是,適應社會的能力比學習成績更重要。他曾參加女兒的家長會,聽老師通報「減負」問題。他一直情緒愉快,直到聽到老師最后的一段話:怎么理解減負?減負不等于不學,你要上大學,還得按我的方法學。

成人的折磨

  精神疾患的增多被認為是與工業(yè)化時代相伴而來。精神分裂癥、抑郁癥、酒精和藥物依賴、阿爾茨海默病以及青少年行為問題被認為是中國患病率最高和危害最大的精神疾病和行為障礙。

  有家族遺傳史、個性缺陷和工作壓力大的,被認為是精神病的危險人群。

  除了精神病患的低齡化趨勢,有專家認為,「女性化、白領化」趨勢也顯露苗頭。

  女性化。中國90年代對7個主要省市的調查表明,約有27%的女性患有精神障礙。目前,30歲以上的都市女性患抑郁癥的比率正在上升。

廣州市精神病院院長馬催分析,這與社會上出現(xiàn)的新現(xiàn)象有關:比如離婚、婚外戀、下崗、性騷擾等。而且女性由于生理因素,感情豐富、敏感、多慮。苦惱長期無從排遣,不知不覺就陷入到抑郁癥中。

中國最大的精神醫(yī)學?漆t(yī)院之一北京回龍觀醫(yī)院,其藝術行為治療區(qū)的音樂治療頗具特色,通過音樂訓練病人的節(jié)奏感,讓病人融身心于音樂活動中,矯正情感和行為障礙,使病人的社會意識得到康復。

  白領化。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家、商人、成名文藝工作者、三資企業(yè)高級職員、機關公務員等出現(xiàn)在各種心理諮詢門診。

  廣州天河的某銷售公司經(jīng)理給自己立下了人生目標:一年內存款100萬,兩年內換一部凌志轎車,三年內在天河最繁華地段置一豪宅。為此,他在商場上四處奔波,搏殺到盡。在一樁生意談判失敗后,他終于精神崩潰,診斷為「精神分裂癥」。

  酒精依賴往往導致人格改變,自我中心增強,義務感、道德感降低。過度酗酒者有抑郁、焦慮癥狀。并帶來交通事故、暴力犯罪的社會損害。一位專家對中國六個地區(qū)23513名受試者進行的調查顯示,84%和30%的女性有過飲酒行為,其中16%的男性和2.5%的女性每日飲酒。

  姚貴忠醫(yī)師認為,目前最應關注的是成年人中的精神分裂癥和抑郁癥患者。但從長遠看,老人的精神障礙問題也不容忽視。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老年癡呆癥的65歲以上老人中患病率已達3%。老年人中的抑郁癥患者也值得關注。他認為這種情況的增加與中國「一刀切」的退休制度有關,一些人由于失落感而逐漸發(fā)展到抑郁癥。

  「全社會對精神衛(wèi)生知識普及不足,對精神疾患沒有足夠的預防意識,自我缺乏適當?shù)恼{節(jié)能力,從而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精神病。」

在歧視的人群中

  「看看網(wǎng)絡上、生活中流傳的那些有關精神病的小笑話,你就可以想像中國精神病人的處境!沽嗾f。她曾想上網(wǎng)查些有關精神病的資料,輸入「精神病」三個字,出來的有1/3是有關精神病人的小笑話,還有1/3是各類精神病人或跳樓或傷人自殺或傷人的社會新聞。

  一次,一個不知情的朋友當面講了一個笑話:一個醫(yī)生,想看看病人們治好了沒有,在墻上畫了一扇門,說,你們開門出去。病人們都忙著往墻上撞,只有一個人安靜地坐著,醫(yī)生很高興,終歸有一個人還是好的。他過去問,你怎么不去。病人答:鑰匙在我這兒。

  后來柳青帶這位朋友去看她患精神分裂癥的姐姐。再問朋友的感受,朋友答:我同情你的姐姐。但如果是陌生人,我想可能還是會瞧不起她,因為同樣的生活,別人沒病,她病了,說明她脆弱。

  歧視甚至蔓延到了精神科大夫。姚貴忠說:「一般的精神科醫(yī)生都有這樣的體會,出去開會,如果不是迫不得已,絕不說自己是精神科的。否則別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你,你當初為什么想跟瘋子打交道?是不是自己也有毛病,還有人會問一些離奇的問題,比如:精神病院是不是都用電棒?」

  這種歧視直接影響了精神病人的防治。大多數(shù)輕性精神病人寧愿自己承受病痛,也不愿冒被污蔑為「精神病」的危險到精神病院就診。

  到北京大學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就診的不乏附近高校的學生,比如清華、北大。盡管醫(yī)療費可以報銷,但毫無例外,他們寧可辛苦做家教來籌集醫(yī)藥費。

  還有的精神病患者病情好轉后出院,為了尋求正常人的感覺而不肯堅持吃藥,以致病情反復發(fā)作。

一位患者出院后在《精神康復報》發(fā)表文章《患病后的心態(tài)》,他連用了好幾個「奮斗」,「如果我們不奮斗,疾病的復發(fā),世人的歧視,都足以致我們于死地!

無知與貧窮

  更令人擔心的是公眾精神病知識的欠缺。崔玉華認為,這直接影響了精神障礙的早期發(fā)現(xiàn)。延誤治療的結果,往往發(fā)展到毀物傷人,甚至可能出現(xiàn)自殺。

  一位母親回憶20歲的兒子得病的過程:原本很愛清潔,現(xiàn)在變得不講衛(wèi)生了;原本很聽話的,現(xiàn)在也不聽話了。我總認為,這是孩子長大了。想跟兒子談談心,但很難談進去,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就得病了啊。

  在中國,只有5%的抑郁癥患者能夠得到治療。精神分裂癥因為表現(xiàn)較為激烈而容易被發(fā)現(xiàn),但其治療比例也僅為20%-30%。

  中國普通醫(yī)院急診室每年至少搶救100萬企圖自殺的人。專家認為,不明原因的自殺往往與抑郁癥有關。抑郁癥患者的自殺率高達10%-25%。

  全球抑郁癥患者以113%的增長率逐年遞增。專家預測今后20年抑郁癥將會上升為第二大常見疾病。但中國的抑郁癥患者統(tǒng)計患病率僅為西方國家的1%。有專家認為,這并不能反映實際情況。如果應用新的疾病分類和診斷系統(tǒng)所進行統(tǒng)計:中國抑郁癥的患病率約為10%-15%,已與發(fā)達國家類似。

  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病人的不自知,也不為人所知。以抑郁病為例,更多的中國人習慣將情緒低落當作「思想問題」。對一些精神障礙的初期表現(xiàn),比如性格改變和情緒反常,人們喜歡談心做工作。對此人的評價也往往是:意志薄弱,遇到點挫折就受不了。

  盡管世界上飽受精神疾病痛苦的人口有3-4億,但人們對肉體疾病的重視程度遠遠高于精神疾病。發(fā)展中國家尤甚。

  中國已有精神康復機構575所,床位11萬張,但是相對于1600多萬患者來說,這個數(shù)字微不足道。每萬人擁有精神病床數(shù),美國6.4張病床、德國16張、日本29.1張、中國不到一張。精神疾患不在任何醫(yī)療保險之列。由于貧窮,很多精神病人處境堪憂。在農(nóng)村猶甚。福州一位醫(yī)生隨訪了1000例慢性精神分裂癥病人,其中10%存在營養(yǎng)不良,并有多種疾病纏身。

  中國精神病防治還面臨專業(yè)人員嚴重不足的困擾。崔玉華認為,近年一些心理諮詢門診和各種心理諮詢電話的出現(xiàn),的確表明了社會對精神疾患的重視程度在提高。但一些外行對精神疾患的防治效果如何,不能不讓人擔心。

  「要政府重視、建立社區(qū)防治體系、向公眾進行科普宣傳。中國精神疾患的防治,任重道遠。」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