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000年3月,您挾著極高的民望和聲勢成立了親民黨。9年過去了,現在大家感覺親民黨的聲勢不如以前。您認為,在促進兩岸政治對話、發(fā)展兩岸關系上,親民黨還可以發(fā)揮怎樣的作用?
宋楚瑜:2007年以后,我和親民黨許許多多的同志,覺得當年大家所期盼的就是泛藍要團結,而不要因為我們堅持某一個做法而造成一些副作用,因此,我們決定沉潛,扮演退居幕后的角色。雖然我們采取了這樣一個行動,但有兩件事情我們從來沒有放松。
一、我們全力支持國民黨重新取回它的執(zhí)政權,來施展我們共同的理想,把兩岸形勢能夠好好地穩(wěn)定下來。我們的努力和用心,是非常非常確定的。
二、對于兩岸問題,親民黨始終扮演三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一,是引導的作用。2000年就對那個時候國民黨提出的所謂“兩國論”,采取非常堅定的不認同態(tài)度。在兩岸和平發(fā)展、兩岸能夠回到兩岸一中的基本框架和兩岸同屬一中的基本理念的立場上,我們永遠抱持非常堅定不移的態(tài)度。
第二、第三就是監(jiān)督、剎車的作用。在2008年“大選”中,當時民進黨和國民黨都提出所謂的“公投”,也就是“入聯公投”和“返聯公投”。親民黨在“中央選舉委員會”中,采取非常堅持和堅定的立場,不予同意,擱置改變了一些當時的決定。同時,在“大選”期間,透過親民黨和國民黨的高層溝通,最后國民黨吳伯雄主席接受親民黨的建議,呼吁選民不去領票,所以“返聯公投”最后沒有通過。
我認為,親民黨在兩岸關系上應該還會繼續(xù)像這樣發(fā)揮正面引導作用,對負面的事情發(fā)揮監(jiān)督和剎車的作用。成功不必在我,立場堅定不移。
記者:國民黨在2008年度重新“執(zhí)政”,一年多來,兩岸關系出現了新局面,包括實現兩岸直接全面“三通”、開放大陸居民到臺灣旅游等等,F在臺灣社會有一些人擔心兩岸關系走得太快,但主流的聲音是希望兩岸關系有更大的發(fā)展,包括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zhàn)先生也呼吁在兩岸關系上,“馬政府”要當斷則斷。您對他的這一呼吁有何看法?
宋楚瑜:我贊同連榮譽主席的看法,F在臺灣這邊的兩岸政策是在用拖或“鴕鳥政策”的方法,不顧現實,在那里回避問題。但我認為,問題還不僅如此,關鍵是在立場上搖擺不定,使得我們很多很多當時支持國民黨重新主政的民眾感到憂心。憂心什么呢?那就是任何一個民主社會的選舉,基本上是選兩件:選政策和選人,就是你用什么樣的人去執(zhí)行什么樣的政策。
既然民眾有這么高的期待,唾棄民進黨當時在兩岸政策上的一些做法和貪腐,我們重新拿回執(zhí)政權之后,就要展示出氣勢、決心,回應民眾的需求。兩岸問題要處理好,其中關鍵是要堅持目前臺灣法理架構所指出的“兩岸同屬一中”的現實,不能在那里回避、回蕩,搖擺不定。我們親民黨會持續(xù)履行責任,呼吁當局突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政治現實,同時把握目前兩岸必須要去掌控的商機。
改革開放30年來,大陸經濟發(fā)展,已經成為世界重要的經濟體,擁有三個杠桿:第一,大陸的外匯存底全世界第一;第二,大陸的市場為全世界所不能漠視;第三,大陸的商機是全世界企業(yè)都不能夠忽視的機會。臺灣要思考如何利用這三個杠桿,怎么去“一加一”,分享和共同創(chuàng)造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繁榮。
大陸現在還有三個優(yōu)勢:第一,獨領全世界風騷的經濟正面發(fā)展的優(yōu)勢;第二,真正掌握到目前全世界少有的后發(fā)優(yōu)勢;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大陸的政治體制所展現出來的決斷和主導能力這個優(yōu)勢。臺灣如果能夠通過政治上的對話,跟大陸結合起來,可以實現經濟復蘇和持續(xù)發(fā)展。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如果臺灣錯過了,未來發(fā)展讓人很憂慮,真是非常的可惜。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