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現代農機“唱主角” 百萬畝新疆棉硬核春播

隨著西北天氣轉暖,在新疆阿克蘇地區(qū)全國優(yōu)質棉生產基地沙雅縣,棉花播種工作正如火如荼展開。廣袤棉田上,一臺臺無人駕駛的大型農機穿梭作業(yè),獨立完成鋪設地膜、滴灌帶、精量播種等環(huán)節(jié),成為春耕場上的硬核“主角”。與中新網記者一同田間行走,見證160萬畝棉花播種壯觀景象。

分享到:
圖文滾動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3-04-10 17:26
    随着西北天气转暖,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沙雅县,棉花播种工作正如火如荼展开。广袤棉田上,一台台无人驾驶的大型农机穿梭作业,独立完成铺设地膜、滴灌带、精量播种等环节,成为春耕场上的硬核“主角”。与中新网记者一同田间行走,见证160万亩棉花播种壮观景象。
  • 中新网记者赵雅敏
    2023-04-11 11:26
    中国新闻网的网友们大家好,我是中新网记者赵雅敏。进入3月底4月初,天气渐暖,新疆棉花春播自南向北拉开序幕。当地棉农借助卫星导航、农机等,机械化实施作业,全面开展棉花播种工作。我们现在的位置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的一处棉田。
  • 中新网记者赵雅敏
    2023-04-11 11:30
    在大众记忆里,棉花纯白而柔软,温暖又安心。作为一种天然纤维,棉花已经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土生土长的吐马日司就穿了一件艳丽的棉质卫衣。
  • 中新网记者赵雅敏
    2023-04-11 11:37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穿衣保暖的天然资源中,棉花胜过了所有物种。那么 今天就让我们见证一粒棉种的旅程。
  • 中新网记者赵雅敏
    2023-04-11 11:45
    从播种到收割全流程使用机械化,我身后的机器正是全自动棉种播种机。它应用的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无人驾驶。这不,马上就开工了,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使用播种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 中新网记者赵雅敏
    2023-04-11 12:18
    近年来,新疆各棉花主产区依托高标准农田,广泛推广双膜覆盖、干播湿出、一膜三行等技术,借助卫星导航、智能播种机等装备技术,实施机械化作业,让“新科技”也走进田间地头,大幅提高了棉花作业效率和质量。
  • 中新网记者赵雅敏
    2023-04-11 12:18
    这不仅节省了大量水资源,还将棉花的出苗率从80%左右提高到90%以上。节省了农业用水,对棉农来说就是节约了生产成本,而出苗率的增加,更为棉花增产增收打下了基础。棉农成为种植技术提升、种植方式转变的最大受益者。
  • 中新网记者赵雅敏
    2023-04-11 12:19
    我是第一次到棉花的春播现场,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到智能播种机,采用北斗导航系统,只需要3天的时间,就能一次性完成播种、铺膜、滴灌带铺设等工作。而且后续的管理、采收也都很方便,以前人工打药都牵着管子在地里面打,很费人工,现在无人机打药,省时又省力。
  • 中新网记者赵雅敏
    2023-04-11 12:20
    随着棉花种植技术的机械化、科技化水平不断提高,棉花的年产值逐年提高以及棉花的市场行情好转,棉农们对棉花的种植有了更大的信心。
  • 中新网记者赵雅敏
    2023-04-11 12:21
    通过农业技术员李泰峰老师、机械能手莫萨和棉农种植大户雷强的讲述,我们从多个角度了解到棉花从机械化采摘、播种、收割,以及沙雅县各族民众在棉田里为创新种植所付出的努力。今天,我们在现场感受到,人们为这种天然纤维所付出的辛劳。
  • 中新网记者赵雅敏
    2023-04-11 12:22
    等到今年棉花收割的时候,让我们见证一下眼前这块丰收棉田的场景。那时候,机械化采摘一定会让你耳目一新。那时候,可以再体验一下,坐在棉花收割机上 看着眼前白茫茫一片的棉花。感谢中新网网友的观看,我们秋天见!
  • 中新网报道
    2023-04-11 12:23
    本场直播到此结束,感谢观看,再见!
  • 没有更多内容了

相關直播
相關新聞
邊看邊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