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jīng)|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汽 車
房 產(chǎn)|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庫|圖片網(wǎng)|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chǎn)經(jīng)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站內(nèi)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華文摘》文章:找窮孩子比資助還難

2006年09月05日 09:39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文/孫化民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作為中國最慷慨的慈善家之一,最近碰到了麻煩:他決定資助一千名品學兼優(yōu)的寒門學子完成大學學業(yè)。掏錢不難,難的是還得花更高成本找到一千位名實相符的受助人。

  找窮孩子需要高成本?說出來可能沒人信?衫顣4_實為找窮孩子付出了高額費用。2005年,李書福出資210萬元,定向資助一百名家境貧寒的學生。為找到真實的貧困生,李書福派出了四支隊伍,到江蘇新沂、江西瑞金、浙江景寧、山東沂蒙山區(qū)和棗莊、河北石家莊、內(nèi)蒙古等貧困地區(qū),為此花費了二十萬元路費、住宿費等。最近,李書福決定拿出5000萬元,資助一千名家庭貧困、品學兼優(yōu)的高中畢業(yè)生完成大學學業(yè)。他為此準備花費更多的金錢和精力,到全國各地尋找真正需要幫助的貧寒學子。

  李書福找窮孩子,雖可保證自己善款用到“刀刃”上,但由于項目巨大以及專業(yè)手段缺乏,導致捐助成本上升,慈善效率下降,實乃社會之尷尬。這首先是政府相關部門的尷尬。如,2001年,李書福要求北京吉利大學創(chuàng)辦宏志班,免費供貧困學子讀書。后來發(fā)現(xiàn),有關部門“蓋著公章”送來的貧困生中,有一些并不貧寒,還有的竟是領導子女?梢哉f,沒有相關部門在審核和監(jiān)督上的缺失,沒有一些官員為裙帶關系提供虛假信息,扶貧資金就不會流到并不貧困的學生手中,李書福也不會下決心自己尋找確認貧困生。

  李書福親力親為的故事,反映了一位民營企業(yè)家的社會責任感,但也從一個側(cè)面說明了我國慈善事業(yè)的落后。按照國外的經(jīng)驗,在捐資人和受助人之間存在一個獨立的慈善機構(gòu),對資金進行運作,把錢交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是因為,國外慈善組織的善款被稱為“玻璃錢包”,透明度很高,捐款人可以看到資金的去向和使用。但在國內(nèi),社會信用體系還不健全,相關法律不夠完善,慈善機構(gòu)也不透明,特別是捐款不知所終、捐物被挪作他用的惡性事件屢屢發(fā)生,“慈善腐敗”也比較突出。在這樣的現(xiàn)實情況下,不少慈善家不敢把錢放心地交給慈善機構(gòu),也不相信慈善機構(gòu)會把錢全部資助給真正的貧困生。胡潤“2006中國慈善家排行榜”上一半以上慈善家繞開慈善機構(gòu)的現(xiàn)象,就是一佐證。如何營造良好的慈善環(huán)境,不讓慈善家勞心又勞力,確實應仔細斟酌。

  (摘自《羊城晚報》)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