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 |新 聞|國 際|財 經(jīng)|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科 教|圖 片|圖片庫|時 尚
汽 車 |房 產(chǎn)|視 頻|商 城|供 稿|產(chǎn)經(jīng)資訊 |專 稿 |出 版|廣告服務|演出信息|心路網(wǎng)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扁正名“臺灣”議題輕松說 島內(nèi)企業(yè)“冒冷汗”

2004年12月06日 09:16

  中新網(wǎng)12月6日電 陳水扁拋出國營事業(yè)“正名為臺灣”的議題后,島內(nèi)一些冠有“中國”、“中華”名稱的企業(yè)卻不由得冒出“冷汗”。

  據(jù)臺灣媒體報道,在陳水扁拋了議題后,臺“財長”何美玥隨后稱,該項決定將交由各“國營事業(yè)”依其個別情況執(zhí)行。

  議題一出,島內(nèi)帶有“中國”、“中華”名稱的“國營事業(yè)”公司紛紛表態(tài),改名后公司可能造成的成本及名譽損失,都必須審慎評估。

  “中國石油公司”方面表示,身為百分之百當局持股的“國營企業(yè)”,公司名稱自然由臺當局決定,一旦有明確指令就會著手實施,但改名涉及合約問題,繁復的島內(nèi)外購油、采購、供貨合約都須改,成本難估算。

  “中國鋼鐵公司”行政副總經(jīng)理翁朝棟表示,“中鋼”是上市公司,股東人數(shù)更高達40萬人,有關公司名稱的變動須依公司法辦理,并經(jīng)董事會與股東大會同意,“不是想改就能改的”,“中鋼”內(nèi)部并未討論過。

  “中國造船公司”代董事長范光男表示,根據(jù)內(nèi)部評估,若“正名”,相關100多份文件與合約的書面成本約數(shù)百萬元,更新需1年以上,再加上“中船”的招牌在國際造船界十分值錢,董事會曾決定,“非不得已,公司名稱不宜輕易變更”。

  “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表示,還沒得到訊息,等接到指示后會做檢討。但他也說,改名牽涉面很廣,可能造成公司形象和商譽的損失,必須審慎評估。

  “中華郵政”董事長許仁壽則稱,對正名一事不了解;“華航”公關處長韓梁則直言,不對此表示意見。

  島內(nèi)“交通部”政務次長蔡堆稱,“中華電信”公司化已快10年,“中華郵政”也有悠久的歷史,“華航”則是股票上巿公司,更名問題必須通盤研究。

  據(jù)了解,負責研議“正名”的臺“行政院政務委員”許志雄稱,此次推動“國公營企業(yè)”、“政府”控股企業(yè)、“政府”捐助的基金會等全面“正名”,中、英文名稱一起改。

  他并稱,現(xiàn)行“國公營企業(yè)”凡中英文名稱有“中國”、“中華”者,將全面正名為“臺灣”,包括“中國鋼鐵”、“中國石油”、“中國造船”、“中國輸出入銀行”、“中國國際商業(yè)銀行”、“中國農(nóng)民銀行”、“中華電信”、“中華郵政”、“中華航空”、“中華開發(fā)”、“中華電視”等,都是中文名稱有“中國”、“中華”二字;另外“中央信托局”、“華僑銀行”等,英文名稱有“中國”,也都將正名為“臺灣”。

  此外,臺當局捐助成立的許多基金會,如“中國童子軍基金會”、“中華經(jīng)濟研究基金會”等,都包括在“正名”的范圍內(nèi)。

 
編輯:秦欣】
:::相 關 報 道:::
·陳水扁再出"獨"招:兩年將"外館"改名臺灣代表處
相關專題:“臺獨”威脅和平


  打印稿件
 
:站內(nèi)檢索:
關健詞1:
關健詞2:
標  題: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shù)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shù)研討會
- 國產(chǎn)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