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3月10日電 據(jù)媒體報道,某地民政部門就未滿十六周歲青少年追認烈士的問題,向上級部門請示。答復是,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十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則不可以。理由是,烈士有值得眾人學習的思想品德和境界,而這種思想品德和境界與行為能力有關系,無行為能力的人不可能具備;由于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以不符合追認烈士條件。
今天的南方日報發(fā)表署名滕朝陽的新聞時評:未成年人與英烈無緣?文章認為,一個人在客觀上為了正義之事而不幸犧牲,無論他是否有“行為能力”,這個逝去的生命同樣應當受到人們的尊重。
文章表示,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即無所謂“民事行為能力”,這樣的判斷也許有科學的依據(jù);但如果拘泥于法律條文,進行簡單的移用,那么,他們的見義勇為就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來“代理”。否則,他們就應該見死不救,即使見義勇為了、犧牲了也沒有意義,因為他們的“智力不能理解其行為”,也不能“預見相應的后果”,更談不上有“值得眾人學習的思想品德和境界”。
文章說,但未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為挽救他人生命而犧牲自我的事情依然時有發(fā)生,依然在震撼著成年人麻木不仁的心靈。如此看來,這種無意識的壯舉與所謂“行為能力”無關,而緣于良好的教育,更緣于一顆顆尚未被世俗玷污的赤子之心。在舍己救人的情境中,未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相比,只有“意識”上的差別,而無“行為”的不同。而“行為”本身,乃是判斷行為價值的核心所在。但正如人們所看到的,現(xiàn)實中有太多似是而非的理由,使對英烈行為的價值判斷嚴重偏離了本質,甚至導致對英烈行為價值的否定。一名9歲的男孩先后從水中救上了兩個同學,自己卻不幸被淹死。他不被有關方面表彰的理由是:學習成績一般,平時紀律散漫。一名男青年因見義勇為而負傷,卻不能申領見義勇為基金,理由僅僅是他“沒有工作單位”。
文章認為,不將未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追認為烈士,有明確的不鼓勵他們自我犧牲的取向,這個取向是無可厚非的。但這樣一個取向的確立,可以有更理性也更有人情味的理由,而不應只有一句冷冰冰的“無行為能力”。今年北京市在新修訂的中小學生《守則》和《規(guī)范》中,凡是可能給未成年人帶來危險諸如“敢于斗爭”之類的條款都被刪掉了,從中可以看出對中小學生生命的尊重和保護。但建立在“無行為能力”理由之上的、對未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追認為烈士的規(guī)定,卻讓人感受不到對這一弱小群體英勇之舉及其生命價值的基本肯定。魯迅主張“壕塹戰(zhàn)”,不做無謂的犧牲,是對生命的一種尊重;但一個人在客觀上為了正義之事而不幸犧牲,無論他是否有“行為能力”,這個逝去的生命同樣應當受到人們的尊重。
該文表示,見義勇為的人,往往難以“預見”也不會像精明的商人一樣去“預見”自己的后果。因救人而舍己是不可能“預見”的,舍己之后能否當烈士,更是不可能“預見”的。假如未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沒有當烈士的資格,那么也應當對他的家屬給予適當?shù)木駬嵛亢臀镔|補償。這樣做,不是對他與自己年齡不相稱壯舉的獎勵,而是對他美好人性的肯定,以及對他過早地為社會正義獻身的哀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