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文/許永禮
從前有一個人很窮,半間草房,一盤冷炕。一個商人看到他潦倒的樣子,便動了憐憫之心,很想幫助他。
商人給了窮人一些碎銀子,又為窮人買了一頭健壯的耕牛。窮人一番感恩戴德,立誓發(fā)憤勞作,改變窮苦面貌。
可是,商人離開不久,窮人就把那些銀子花光了,日子過得比之前更艱難。窮人想,我不如賣了這頭牛,再買回幾只羊來。殺一只羊來吃,剩下的還能為我生下小羊呢!這樣既解了燃眉之急,日子照樣可以富足。
窮人賣了牛,買回幾只羊來,他吃掉了兩只羊之后,也沒見大羊生下小羊來。窮人心想,這樣下去可不得了,不如把羊賣了,換成雞回來,雞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可是,還沒等雞生下幾只蛋來,窮人已經(jīng)把雞殺得差不多了。當(dāng)窮人只剩下最后一只雞時,他想,不如把雞賣了,打一壺酒回來,得過且過得了……
其實(shí),每個人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惰性,隨著惰性行走,我們就只能抵達(dá)悲哀。好在人類同時具有理性,理性地思考將幫助我們從千頭萬緒中整理出有序的思路和計劃,并做到持之以恒。
很多時候,命運(yùn)就是一種慣性,沉淪或者崛起,常常只是一念之差!
(摘自《青春期健康》)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