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fā)媒體聯(lián)系。)
由中日兩國歷史學家組成的共同研究歷史專家小組,將于本月底舉行首次會議。這是中日兩國跨出的富有建設性的一步,但也不可低估中日共同研究歷史的難度和曲折歷程。
筆者兩年多前曾提出中日關系“第三條道路”的建議,其要點是:中日不可能回避歷史問題,但也不能將歷史觀分歧設定為發(fā)展未來政治關系的唯一前提;中日有必要將歷史觀的分歧縮小至專家范圍之內,而避免將歷史觀的分歧擴大到兩國民間的各個角落,毒化民間氣氛乃至影響了對中日間更為深層的結構性矛盾的把握。包括筆者在內的相當一部分中日學者都曾提出兩國共同研究歷史的主張。
切入各自歷史的傷口
值得欣喜的是,今年十一月中日外長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舉行會晤時,終于就共同研究歷史達成共識,并決定年內啟動這一項目。隨后,兩國便迅速確定了各自專家名單,中方由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步平領銜,而日方則由東京大學法學部教授北岡伸一領銜;研究小組分古代、中近代史和近現(xiàn)代史兩個部分。
在這之前,曾有一個中日韓三國學者組成的共同編撰教科書小組,并于去年出版了第一本由三國學者共同撰寫的歷史教科書,中方學者的負責人也是步平教授。但這一項目主要具有民間色彩,乃由各國學者自愿組成。相比之下,此次由兩國外長達成協(xié)議的共同研究歷史小組,則具有較為明顯的準官方色彩,其學者也多經官方遴選,因此在中日目前歷史觀存在巨大分歧的情況下,這一具有準官方色彩的研究項目,不但將曠日持久,而且必將伴隨著激烈的交鋒。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