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月3日電 據(jù)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報道,最近網(wǎng)上被炒得很熱的一個話題是新加坡內(nèi)閣資政李光耀接受《國家地理》雜志采訪的內(nèi)容。其中,他提到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非常勤奮,可以刺激本地人更加努力。
大量中國移民開始涌入新加坡是自大陸改革開放后的90年代,他們通過各種途徑到本地工作、落戶。由于這批人大多從小生活艱苦,并受到大陸激烈競爭的影響,他們來新后的唯一目標是努力打拼,為自己與子女創(chuàng)造更富足的生活。
但他們的下一代,也就是“移民二代”卻不同。如今已經(jīng)二十多歲的這一代的典型經(jīng)歷大概是這樣的:生在大陸,10歲左右來新,在本地受中小學教育,留學歐美澳,中間每隔數(shù)年就會回到父母的祖國探親。
移民二代表面上與土生土長的本地人相差不大,他們深諳新加坡特有的文化、道德尺度,加上標準的新加坡式英語,讓很多本地人猜不出他們是移民二代,但他們受到同化的程度卻不盡相同。
有些移民二代因受家庭的熏陶,仍視大陸為祖國,新加坡僅是他們“人往高處走”的跳板;有些卻斬釘截鐵地告訴你,他們是新加坡人,相交的也盡是些新加坡朋友,說此話時,語氣是很堅定的。
不過,也有一部分介于上述兩者之間,他們最親近的朋友都是新加坡人,但因家庭關(guān)系,身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原屬國烙印。
例如:每當談及政治及人文等課題,他們與本地人之間缺乏共同語言的尷尬立即浮現(xiàn),反而與國外同學或原屬國子民之間往往可以暢談。
因此這類移民二代留學回新后,繼續(xù)通過網(wǎng)絡與海外朋友聯(lián)系交流。
他們最典型的表現(xiàn)是:雖然在法律上認同自己是新加坡籍,但內(nèi)心卻很容易陷入身份認同的危機,對個人身份感到彷徨,所以不少移民二代戲稱自己為“國際公民”,“效忠”對象是全人類,而非個別國家。
與其把這部分移民二代的感情歸屬歸類為“博愛”,不如說他們同時對多個國家(包括父母的祖國、自己成長、留學的國家)產(chǎn)生認同,但卻無法確定自己心屬哪一國。“國際公民”的稱謂因此是移民二代的自我安慰,也是他們對身份認同的一種逃避。
上述情況并非新加坡獨有。香港人移民加拿大、臺灣人移民美國,以及大陸人移民澳洲都有類似情形。不同的是:以上三組移民大國不論在天然資源、個人發(fā)展前景、人文氣息、生活舒適度方面,都與新加坡有不小的落差。
除了新加坡的“先天不足”,國家小且缺乏資源之外,最明顯的落差是:多年來一直存在的“文化沙漠”。
相較于第一代移民,移民二代大多是在較為富裕的家庭背景下成長,他們往往更重視經(jīng)濟條件以外的人文思考,尤其留學歐美澳后,對本地教育體制及社會中所欠缺的人文因素更為敏感。
移民二代本來就存在“無根”的狀態(tài),在為今后子女教育作打算時,更有可能促使他們再次移民。
因此,新加坡未來也就很可能陷入一種不斷引入新移民,卻也留不住他們已經(jīng)被部分同化的子女的境況。最終結(jié)果就是不斷大量引入新移民,對本地社會造成沖擊,延長新加坡發(fā)展青春期的“陣痛”。(趙倩玉)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