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國內(nèi)新聞
南海艦隊蛙人已經(jīng)突破200米深海作業(yè)極限(圖)

2008年08月13日 14:16 來源:解放軍報 發(fā)表評論



王旭。蒲豐攝

  2008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在海南博鰲附近水域,一支肩負特殊任務的隊伍身著潛水服,背著氧氣瓶,潛入大海深處,用警惕的目光在水下搜尋。

  受命執(zhí)行這次水下安檢任務的,是南海艦隊某防救船大隊潛水員。指揮這支部隊的大隊長王旭,多次帶領(lǐng)部隊圓滿完成海上重大演習、救援、打撈、拖帶和科學實驗等多樣化軍事任務,被譽為“水下英雄”。

  “家是他的碼頭,偶爾靠靠,說走就走……”

  “一臺大型機械傾覆,沉沒于81.5米深海,你大隊迅速前往探摸!”僅30分鐘,一艘遠洋救生船備航完畢,一聲笛鳴,駛向大海。

  記者7月初在潛水員大隊看到的這一幕,只是王旭率隊無數(shù)次執(zhí)行海上緊急救援任務中平常的一次。他常說:“執(zhí)行多樣化軍事任務,沒有平時和戰(zhàn)時之分,指揮員更應時刻處于‘臨戰(zhàn)’狀態(tài)!

  記者看到,王旭有一張駐地地圖,圖上以營區(qū)為中心畫了一個圓,圓的半徑代表大約半個小時的車程。平日里,王旭的活動范圍一般不超出這個圓,隨時準備受命出征。

  這天,記者隨大隊的遠洋救生船抵達目標海域。兩名潛水員下潛81.5米后,迅速發(fā)現(xiàn)目標并完成捆綁,起吊成功,創(chuàng)下海軍大深度探摸、打撈同類沉沒物的新紀錄。對此,王旭并沒有感到驚喜。他說:“執(zhí)行高難度、高風險的水下探摸、打撈任務,大隊都有詳細預案,最危險、最艱苦、最困難的地方,就是我們防救兵大展身手的戰(zhàn)場!”

  平時枕戈待旦,才能處險不驚。在一次援潛實兵演練中,風浪扯斷了拖船與“失事艦艇”之間的纜繩。暮色中,王旭帶領(lǐng)官兵駕駛小艇駛向大海。風急浪高,小艇劇烈顛簸,王旭操縱小艇頂風靠近。5米、2米、1米……一個浪涌過來,就在小艇被推上波峰的一瞬間,王旭一聲大吼:“上!”話音未落,兩名戰(zhàn)士躍上“失事艦艇”。1小時后,拖纜終于被重新固定好,艦艇恢復了安全。

  “平時即戰(zhàn)時,海洋即戰(zhàn)場!蓖跣駮r時將自己置于臨戰(zhàn)狀態(tài),至今還和妻子過著“牛郎織女”的兩地生活。在鄭州一所大學當老師的妻子喬俊杰這樣形容王旭:“家是他的碼頭,偶爾靠靠,說走就走……”

  路上作客海為家。近年來,王旭先后在40多次海上救援、軍事演習、新裝備試驗和“神舟”系列飛船海上應急搜救打撈任務中作出突出貢獻。

  他的目標,總是下一個第一

  王旭帶領(lǐng)的團隊,戰(zhàn)功赫赫。我國第一枚洲際導彈、第一顆同步衛(wèi)星、第一枚運載火箭、第一次潛艇水下發(fā)射運載火箭、第一次實施載人航天工程……在這些永載史冊的重任中,都可以看到南海防救尖兵的身影。他們,曾28次刷新我國海上潛水、救援紀錄。然而,王旭從未感到滿足。他的目標,總是下一個第一。

  布設海上作業(yè)場,是對水下沉船實施探摸、救援或打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2005年以前,我國海上布場的深度從未超過30米。近年來,王旭率領(lǐng)官兵挑戰(zhàn)極限,2006年將布場水深增加到68米,2007年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30米。

  今年,當王旭把目光投向200米的深海時,引來不少擔憂:“現(xiàn)有布場裝備的性能,不可能達到200米水深!钡降啄懿荒苓_到這個深度,王旭心里也沒有底。為了驗證這一目標的可行性,他來到實驗艇上,對工作錨的重量和抓力、鋼纜的直徑和長度、絞車的絞力和水鼓的受力逐項測試。為確保萬無一失,他預設了多種環(huán)境:海底底質(zhì)是泥沙底還是珊礫底、海上風流是橫向還是縱向、使用輕質(zhì)纜還是重質(zhì)纜……所有能考慮到的情況,他都納入實驗模型進行驗證。半個多月后,他下定決心:“這個深度完全可以達到!”

  前不久,王旭帶領(lǐng)防救船編隊駛?cè)肷詈^(qū)。第一只錨緩緩入水、第一只定位水鼓拋向海面……終于,錨纜的水深刻度達到200米,一個穩(wěn)固的海上作業(yè)平臺搭建成功。甲板上,頓時一片沸騰!

  “應對各種嚴峻挑戰(zhàn),首先要挑戰(zhàn)的是自己!蓖跣窠(jīng)常這樣鼓勵自己和戰(zhàn)友們。以前,大隊能夠深潛80米的潛水員不足15%。經(jīng)過刻苦訓練,如今80%的潛水員都能超過80米。目前,在氦氧潛水訓練中,大隊的義務兵潛水員能夠下潛80米、一級士官潛水員能夠下潛100米、二級以上士官和軍官潛水員能下潛120米以上。

  專家感慨:學生給老師上了一課

  一次,大隊奉命緊急打撈一臺墜?蒲性O備,首次使用剛剛裝備的某型水下機器人。機器人在水下左轉(zhuǎn)右拐,折騰了1個多小時都沒能靠近目標。潛水員曾福明下潛海中作業(yè),不到20分鐘就完成了任務。

  有人嘆息:機器人雖然先進,但不如老辦法管用。然而,王旭另有看法。他仔細研究了機器人作業(yè)的全過程,發(fā)現(xiàn)失敗的原因首先是操作者對裝備性能不夠熟悉。

  這件事引起了王旭的深思:“海上防救作業(yè)涉及潛水、救護、切割、電焊、拖帶等50多個專業(yè),是一個復雜的科學系統(tǒng)。要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必須向科技要戰(zhàn)斗力。”海底成像系統(tǒng)、水下燈陣等高技術(shù)裝備陸續(xù)列裝,王旭帶頭深研苦鉆,每晚2小時讀書時間雷打不動。跟船出海,攜行包里也總是裝著沉甸甸的書籍。近年來,在他的帶領(lǐng)下,一大批精通專業(yè)知識的潛水員、技術(shù)員和指揮員脫穎而出。一次,某新型潛水鐘在大隊試驗,官兵向?qū)<姨岢隽藬?shù)十條改進意見,句句內(nèi)行,條條中肯,專家感慨地說:“學生給老師上了一課!”

  科技素質(zhì)的提高,使大隊如虎添翼,先后擔負了“神舟”系列飛船海上應急搜救打撈任務,探索了海上返回艙模擬吊放、綁架開艙等應急情況處置方案。

  然而,王旭一直沒有忘記那次水下機器人的“敗績”。他和戰(zhàn)友們用專業(yè)的眼光重新審視,發(fā)現(xiàn)這一型號的機器人設計存在瑕疵,便向設計方提出了增強動力、增加自由度、簡化操作平臺等5條改進建議,全部被采納。

  一次,海南一座大型水庫上,一艘裝載農(nóng)藥的船舶翻沉,水下機器人再度出征。在王旭的親自指揮下,成功打撈起1.5噸劇毒農(nóng)藥,防止了一起重大水源污染事故。(記者 熊永新 通訊員 朱光耀 蒲豐)

編輯:朱鵬英】
請 您 評 論                                 查看評論                 進入社區(qū)
登錄/注冊    匿名評論

        
                    本評論觀點只代表網(wǎng)友個人觀點,不代表中國新聞網(wǎng)立場。
圖片報道 更多>>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盤點世界現(xiàn)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盤點世界現(xiàn)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發(fā)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日本發(fā)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現(xiàn)降雪
青海北部出現(xiàn)降雪
每日關(guān)注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鏈粡鎺堟潈紱佹杞澆銆佹憳緙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榪界┒娉曞緥璐d換銆?/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