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比利時大使、十七大黨代表、前外交部新聞發(fā)言人章啟月無疑是第二屆中歐論壇全體大會最受關(guān)注的焦點人物,不僅因為以前她在外交部擔任新聞發(fā)言人時在國內(nèi)積累的超高人氣———剛進會場便被中國學者和媒體記者認出圍追堵截,還因為她在第二屆中歐論壇舉辦的記者招待會上和主持全體大會時妙語連珠,機智而直率地應對歐洲學者以及西方記者的尖銳提問,多次贏得現(xiàn)場掌聲,會后很多歐洲與會代表與章啟月大使合影。
北京時間昨日凌晨,章啟月大使在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主持完第二屆中歐論壇專題討論后接受了本報(注:南方都市報)和奧一網(wǎng)的獨家專訪。同當年我們經(jīng)常在電視屏幕上看到她擔任外交部新聞發(fā)言人時的冷峻面孔不同,章啟月接受專訪時談笑風生講述了從新聞發(fā)言人到駐外大使的心路歷程以及很多奇聞趣事。接受完專訪,章大使還高興地給本報讀者和奧一網(wǎng)友親筆留言:了解歐洲,認識世界!
歐洲人對中國的了解還非常落后,他們根本沒想到中國會派一個女人來做大使。
記:聊聊你擔任駐外大使的經(jīng)歷吧?
章:故事很多啊。比如我曾經(jīng)親身經(jīng)歷的一個小故事,那是在2005年2月,當時我剛剛出任中國駐比利時首任大使。當時我召開了一個面向歐盟各界的招待會,請了有四五百人,結(jié)果我發(fā)現(xiàn),招待會上和我握手的嘉賓卻有近千人。因為我的記憶力還是不錯的,我知道很多人前面已經(jīng)和我握過手,但后來又排隊過來和我第二次握手。
記:呵呵,這是怎么回事呢?
章:后來一對夫婦在過來和我第二次握手時告訴我,他們一進來的時候就和我握過手了,但當時以為我是大使秘書,所以當時是和“大使秘書”握手,后來才知道我是大使,所以就再次排隊過來和大使握手。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歐洲人對中國的了解還非常落后,還停留在過去的假想上,他們根本沒想到中國會派一個女人來做大使。
問:其實在歐洲女性從政包括當總統(tǒng)的例子很多,為什么對中國派駐女大使大驚小怪?
章:我們過去認為,歐洲很開放,女性地位高;現(xiàn)在我們中國這方面做得一點也不差。所以我跟他們介紹,現(xiàn)在中國有14位女大使,他們都很吃驚,這還不包括很多女總領(lǐng)事、女總參贊,外交部在國內(nèi)機構(gòu)有1/3的工作人員是女性。所以在這方面,中國走得比他們更前。他們一開始看到我的時候想當然認為,這是個大使秘書,而不是個大使,這本身也是讓他們認識中國的角度,說明中歐之間目前最大的挑戰(zhàn)是缺乏相互了解。(主持中歐論壇階段性討論)我也在開場白里講了,現(xiàn)在中歐之間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相互間了解不夠。這一點我來歐洲之后了解很深。現(xiàn)在歐洲一般百姓對中國的了解,甚至還停留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階段上。他們甚至不覺得中國是個正常的國家,還問中國愿意遵守國際上公認的準則嗎?
記:這是不是也是西方媒體記者經(jīng)常無休止地重復追問一些在中國人看來非常不可理解的問題的原因?
章:是的,而且他們(歐洲社會)對(中國)經(jīng)濟突然間發(fā)展得這么快不理解。所以我覺得剛才有個瑞典人,他講得非常好,他從來沒去過中國,但這兩天(通過中歐論壇)跟中國的學者、各階層人士接觸后感受非常深,他也找到了答案———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這么快,是因為中國人有活力、有創(chuàng)造力,能吃苦,而且有發(fā)展自己的一種強烈的愿望。我覺得他這點講得非常好,但對歐洲來說,大多數(shù)的老百姓還是非常不了解中國,從歐方(在中歐論壇大會)提出的幾個問題來看,他們甚至不覺得中國是個正常的國家,還問中國愿意遵守國際上公認的準則嗎?我跟他們半開玩笑但是很嚴肅地講,這些問題好像是問中國人吃飯、休息嗎?平常遇到一些歐洲人,他們確實是這么問的,他們甚至不理解中國怎么那么干勁十足。
記:讓歐洲社會了解中國、理解中國真的很難嗎?
章:所有這些隔閡和誤解,都需要我們外交部大量的同仁在境外工作的時候花時間去做宣傳、解釋中國,因為在中國上下有個共識,“發(fā)展是個硬道理”,因為我們經(jīng)歷了一個非常艱苦的階段,這么多年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發(fā)展的道路。中國上下齊心,正在加快發(fā)展,但在發(fā)展過程中,中國和其他國家一樣,是需要世界合作的,和大家共同解決當前人類所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包括(中歐論壇)會上提到的環(huán)保問題、氣候變暖問題、反恐問題,等等。對于歐洲人來說,中國這么大,各地方差距大,怎么理解中國呢?
我覺得最基本的就兩點,第一,要把中國看成一個正常的國家,把中國當做一個鄰居來看,當然這個鄰居面積比較大,人口比較多。第二,中國是個負責任的大國,世界最基本的普遍的原則都在我們的憲法中,在中國人的每一天,都在實踐著這些原則,包括人權(quán)、民主、建立法治社會。所以我希望在今后的討論中,歐洲方面不要再問“中國愿不愿意遵守國際規(guī)則”類似的問題。合作的基礎(chǔ)是相互尊重,只有這樣,任何的合作才是長期的、可持續(xù)的。
長期在國外,更能強烈感覺中國被誤解。歐洲媒體對中國的報道,消極面還是大于正面
記:會不會因為你現(xiàn)在當駐外大使,站在國外回頭看中國的時候,對有些問題的感受和理解也不太一樣?
章:是的,長期在國外,更能強烈感覺中國被誤解,而在國內(nèi)可能感觸不是這么真切吧。在國外的時候,你看到的歐洲媒體對中國的報道,包括報紙、電視,消極面還是大于正面,其實很多誤解和不了解,看起來都是比較片面的,換句話說,中國在發(fā)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國際輿論環(huán)境還是比較惡劣的。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同世界交往合作,讓外界了解中國,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我們中國也非常希望進一步改革開放,與外界進一步合作。如果外部輿論環(huán)境很惡劣的話,那么對我們的發(fā)展是個影響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作為外交官,或者作為參加中歐論壇的學者以及中國各階層代表,在這方面都有很重的擔子。
記:看來當駐外大使可能并不如想象中那么輕松。
章:我們外交官,過去是說像“文裝解放軍”,國家需要你去哪就去哪,而且你不知道你下一站被派到什么地方。所以這種工作性質(zhì),有點像站崗放哨。
記:個人和家庭生活是不是也非常受影響?
章:對,如果全家都能搬遷那最好,哪像我這種情況,都是我自己來的。
記:你的家人都還在國內(nèi)?
章:家人還在國內(nèi)。像我們外交系統(tǒng)許多人沒辦法都把家人帶在身邊,個人和家庭生活因工作受到影響或犧牲、付出的例子很多。所以外交工作確實很光榮,但也很艱辛。像我們在歐洲發(fā)達國家工作,生活還算是條件比較好的,外交部大批的,甚至是2/3的人都是在條件艱苦的環(huán)境下工作,有的同事去了高原,被派到戰(zhàn)亂、疾病的國家為此殉職的也不少,還有的常年疾病。我的一些同事,就是退休了在家,每個月還打擺子,像瘧原蟲病離開了那個國家,病還去不掉,一輩子都在發(fā)作,非常艱辛,家里老人去世顧不了的,孩子顧不上的,很多。
記:在駐外使館工作每年都可以回國探親吧?
章:不一定,像我們這些駐外大使級官員一年可以回國一次,述職兼探親,一個月時間。其他外交官兩年才有一次。不像你們出來這幾天就覺得夠了,我們是多少年了(笑)。在駐外使館工作,很多小的地方,沒什么娛樂,還是很孤獨的。
記:你講的這些讓我們了解了許多外交官不為人知的一面,非常感謝你接受南方都市報和奧一網(wǎng)的專訪!(記者 茍驊 何雪峰 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