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際新聞

專家:韓國演習為朝韓交火導火索 (2)

2010年11月24日 15:10 來源:央視《環(huán)球視線》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水均益:

  有關這件事情我們今天也請到了我們特約評論員宋曉軍,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件事情。但是在之前我們還是要注意一下,因此現在在韓國方面,他們的聲音認為是朝鮮方面先向他們進行了炮擊。但是從朝鮮方面,包括我們剛才聽到的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部,包括朝鮮電視臺在今天晚些時候也有他們的一個說辭,認為韓國不顧朝鮮的多次警告,執(zhí)意舉行所謂護國的軍事演習,并且在13點,也就是當地時間今天下午1點鐘,向屬于朝鮮領海的坪島海域發(fā)射了數枚導彈,朝鮮方面還擊才造成這個。有關朝鮮官方電視臺的說辭我們有一段小錄像,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朝鮮KRT電視臺播音員:

  如果韓國膽敢闖入朝鮮領海0.001毫米,朝鮮將毫不猶豫地進行軍事應對打擊。

  正在評論:朝韓互相炮擊半島局勢令人關注

  水均益:

  宋先生,這個口氣還是很嚴厲,0.001毫米,這當然是一種比喻,就是說你不能越過雷池半步這么一種感覺。這件事情您的解讀到底是怎么回事兒?

  宋曉軍 特約評論員:

  我覺得今天除了朝鮮方面這樣一個說法,其實包括BBC,包括后來《紐約時報》也把有一些順序開始捋出來。

  水均益:

  事件的過程。

  宋曉軍:

  其實這個事件的過程并不像一開始說的,好像朝鮮主動先打韓國,而是在1點鐘的時候韓國舉行一個系列演習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在延坪島上的1000個海軍陸戰(zhàn)隊的士兵,有若干門K-9自行火炮,他要在護國演習一個環(huán)節(jié)當中進行對海射擊。對海射擊過程當中是不是把炮彈打到朝鮮認為領海里邊去,當然按照BBC報的時候,韓國說沒打過去,或者沒有向西北方向打,但是朝鮮認為你打到了,于是在2點半的時候朝鮮開始進行還擊。還擊的過程當中是不是朝鮮的炮彈直接落到延坪島的房屋上還是落進附近的海域,現在也沒有澄清。于是正在進行射擊訓練的韓國海軍陸戰(zhàn)隊K-9火炮就進行了還擊,是誰先打到對方的岸上去,這件事情現在還沒有搞清楚。于是現在雙方都開始打,打完了最后韓國媒體當然面臨一個傳媒的優(yōu)勢,它把這個東西報出來。

  水均益:

  沒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畫面實際上也都是來自于韓國媒體的一些畫面,而且他們在畫面上做了一些注解,比如說剛才那個圓圈是炮擊的著彈點等等。但還是有一個問題存疑,據說朝鮮方面之前已經跟韓國方面說你不要演習,你不要給我認為是我領海的海域發(fā)射任何炮彈,一旦你要發(fā)射我會還擊,這是不是也是一個事情的誘因之一呢?等于從朝鮮的角度來講,我跟你打過招呼了?

  專家觀點:韓國的“護國演習”是雙方交火的導火索

  宋曉軍:

  應該說這個護國演習是這次雙方交火摩擦客觀上的一個導火索。其實自從今年3月份以來,韓國和美國以及韓國單方面針對朝鮮進行了一系列的軍事演習,而每一次朝鮮都要抗議,應該說朝鮮的這個火憋得時間也比較長,這一次它在延坪島的1000名海軍陸戰(zhàn)隊員進行火炮射擊之前,通告告訴韓國不希望你進行火炮射擊,如果你進行火炮射擊,一旦有落到我0.001毫米的領海,我就進行還擊,過去雙方在這個地方也經常有這種事情。

  水均益: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是不是也很難現在判斷到底是誰先動的第一槍,或者說到底是誰先招了誰?

  宋曉軍:

  對。

  水均益:

  所謂的誘因到底是什么?從朝鮮方面來講,這個護國演習發(fā)的炮彈打到了我的領海,從韓國方面來講我沒招你,你炮彈打到我的延坪島。但是這里面還有一個很細節(jié)的問題,就是這個所謂叫做延坪島,我們這有個圖,我們不妨來看一下。通過這個圖應該還是能夠比較清清白白地看到黃線是朝鮮主張的南北海上分界線,這有一條藍線,藍線是韓國主張的南北分界線,而延坪島正好就在這個區(qū)域,在兩個中間的區(qū)域。實際上延坪島是被韓國方面控制,但是朝鮮方面不認可,于是就在這個區(qū)域產生了一個很大的爭議區(qū)域,在這個地方別說打炮了,可能稍微有點小動機、有一點“明意槍”可能就是一個敏感的事件了。

  宋曉軍:

  對。實際上這個北方分界線是在1953年朝鮮戰(zhàn)爭停戰(zhàn)協(xié)議的時候由于美軍有?諆(yōu)勢,它一直控制著這五個島,包括延坪島的其它五個島。這些島如果按照黃線,也就是三八線的延長線,路上的界線延長線肯定是在朝鮮一方,但是由于美軍當時有海空優(yōu)勢實際控制這幾個島,美軍就單方面劃了這條北方分界線,朝鮮是一直不承認的。換過來說話,延坪島本身是個爭議的地區(qū),現在只不過韓國實際控制,雙方在這個地方發(fā)生多次的沖突,可以說無數次的沖突,當雙方關系好的時候雙方的軍方會坐在一塊談,比如說大校級的軍官。

  水均益:

  之前好像有一個雙方避免擦槍走火的機制。

  宋曉軍:

  對,有一個機制,一旦朝鮮半島形勢緊張了以后,這個地方往往是反映出雙方半島局勢的一面鏡子,往往在這里會點出一些火花。

  水均益:

  這一次的火花在您看來會不會導致雙方的沖突?進一步地升級甚至是走向不可控呢?

  宋曉軍:

  我覺得這一次肯定不太會,因為這一次我們看到事發(fā)之后韓國總統(tǒng)李明博的講話,和以前比如說發(fā)生了一些沖突的講話已經降了很多調子,說要控制住局勢。

  水均益:

  據說是打到下午3點多,4點的時候韓國方面主動給朝鮮方面說停火,別打了,據說這是來自于外電的報道,您繼續(xù)。

  宋曉軍:

  我覺得韓國方面現在表態(tài)不希望這個事態(tài)升級,朝鮮方面自然也不會再去把這個事情升級。因為我們知道博斯沃思正好在北京,而美國是單方面背著韓國跟朝鮮進行接觸的。

  水均益:

  但是這件事死了人,截至到目前為止兩個韓國的海軍陸戰(zhàn)隊員死了,十幾個海軍陸戰(zhàn)隊員和貧民受傷,那這件事情會不會像之前發(fā)生的一些事情,導致韓國國內的局勢一下子難以控制呢?

  宋曉軍:

  韓國國內肯定會有一些情況,甚至韓國政府會把它推向國際社會,包括聯(lián)合國進行裁決,包括聲明是不是譴責,這種情況相信聯(lián)合國相關的國家,會本著一個平等的雙方的證詞擱在一塊。從聯(lián)合國的角度來講也是希望六方會談盡快進行,也肯定希望雙方把關系協(xié)調好,聯(lián)合國的這種態(tài)度也會壓一壓雙方不會升級,從聯(lián)合國的角度一定不會讓雙方升級,也就是雙方的證詞都拿來擱在一塊。

  水均益:

  但是聯(lián)合國當然指的是一些有識之士,包括我指的像俄羅斯、中國,今天咱們外交部發(fā)言人也說了,洪磊說希望朝鮮半島雙方各自都采取一些克制的態(tài)度,不要使事態(tài)進一步升級。但是我注意到西方國家,包括像美國、歐洲一些國家,澳大利亞,包括日本,日本很緊張,日本菅直人首相馬上就出來面對記者說我們要應對一切可能的事態(tài),似乎是日本跟朝鮮在發(fā)生交火,有些分析就認為這有可能會導致這件事情到了安理會,安理會要拿個態(tài)度,會有這一天嗎?

  宋曉軍:

  我覺得可能會有。但是安理會我想應該還是以證據為主,因為西方這種輿論慣性也不是第一次,每當發(fā)生這些事的時候,像今天很快幾個小時之后所有的西方媒體就開始找原因,似乎好像前面什么事都沒有,演習一開始都沒有提,護國演習沒有提,誰先演習、誰怎么還擊這個過程沒有,上來就開始挖朝鮮為什么要直接去打。

  水均益:

  開始在分析朝鮮人的動機是什么?

  宋曉軍:

  對,造成了這樣一種輿論強勢。在這種輿論強勢下,實際上這種輿論強勢不利于朝鮮半島的和平穩(wěn)定,也不利于已經有希望正在進行的六方會談,甚至美國單方面去了朝鮮,拿了相關技術在國會作證。美國也希望用一個和平的方式來解決朝鮮半島問題。

  水均益:

  最后一個問題是關于西方所說的所謂朝鮮動機來講,您買他們的賬嗎?比如有的說是因為朝鮮領導人交接班了,要給領導人一個更加鞏固團結的地位。另外說最近美國曝出來朝鮮搞了2000臺離心機,然后鈾濃縮設備,朝鮮是為了轉移注意力,然后緩解壓力,您覺得這站得住腳嗎?

  宋曉軍:

  我個人觀點,如果說第一個原因朝鮮要交接班,交接班首先是要在國內維護它的聲譽,要在國內比如發(fā)展經濟有一些好處,沒必要在外邊去做什么事。

  第二,2000臺離心機的事并不是朝鮮人自己單獨說,誰都不說我曝了,而是把美國的專家赫克請過去,是讓美國人看了,是由美國人說出來的?梢姵r希望跟美國之間有一個緩和的東西,就是說我讓你看,完了咱們再談能不能簽和平協(xié)議這件事。

  在這兩個理由來證明朝鮮說主動去打韓國,我覺得這兩個理由是不成立的。

  水均益:

  總體來講您的觀點認為這個事態(tài)的發(fā)展不會發(fā)展到完全不可收拾甚至于不可控制?

  宋曉軍:

  對,我估計也很快就會平息下來。

參與互動(0)
【編輯:王忠會】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