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150米長的管段內巡查,15個流動小攤販在他的“溫柔”勸說下,已經變得自覺,盡量做到不占道經營。漢陽區(qū)城管局這位90后的男協管員被網友稱為“最溫柔男協管員”(11月4日《武漢晚報》)。
看完這則報道,不免有些疑惑。城管轉變作風、變得溫柔當然是好事,也是眾所期待,但就這么一名剛上崗兩個月的小協管“溫柔一下”就“感動攤販”、“市民贊嘆”,是不是太戲劇化了。如果街道上某一天真的多出現了幾個“溫柔協管”,是不是所有攤販,甚至全部市民也都該向被稱為“洗面帝”的河南劇協主席看齊,“每天激動萬分,以淚洗面”才足以表達內心的情感呢?
說實話,這些年來,在與小攤小販的斗智斗勇中,城管協管的口碑可謂降到了一個極致。圍繞著他們,發(fā)生了太多傳奇故事和離譜案例,諸如“城管大戰(zhàn)小販”、“小販刺死協管”云云,各種現成素材足以讓小說家們寫出幾部鴻篇巨著。提及城管、協管,就離不開暴力、血腥,在這種刻板印象支配下,在公眾內心的天平中,是非判斷與情理分析的砝碼往往不知不覺偏向處境艱難的攤販一方。
在此種語境下,“最溫柔男協管員”的走紅,顯然為城管協管方陣“爭回了一口氣”。但反過來說,耐心勸說、語氣平和不該是協管對待攤販應有的態(tài)度嗎,難道無理追趕、痛打怒斥才屬正常?一個不能忽略的事實是,一名協管真正溫柔與否,并不完全在于其說話和表達方式,而在于其對攤販是否有憐憫之情、寬容之心,要知道,溫柔過后的重重一刀更讓攤販不好受。
江西 周歡 大學生
參與互動(0) | 【編輯:鄧永勝】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