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記者就舉報一事,給歷史學院的30多位老師發(fā)送了郵件,希望了解情況。
一位年輕老師告訴記者,如果有學術分歧,應該用學術爭論的辦法解決,米“如此行事,可氣、可悲、可憐,還帶有幾分滑稽!”他個人認為這是米辰峰“對他人的報復和人身攻擊”。
對米辰峰不走組織程序的做法,院長孫家洲也有些慍怒!暗人侔阉侨钠恼掳l(fā)出來的時候,估計學院的老師早就沒興趣讀了!睂O篤定地說。
“如果組織能公正解決我的問題,我至于走到今天的地步嗎?”米辰峰則反問記者。
那名年輕教師還特別指出,“米教授曾經因為動手打人(而且是打女同志)受到過處分,多次遲到曠課受到學校批評,品質之惡劣可想而知。當時處理此事的恰恰是時任系主任的成崇德。此事根本無關清史課題。此等的牽強附會實在是無稽之談!
但更多的老師,要么不回復,要么在郵件或電話里告訴記者:“米辰峰老師與其他老師的是非恩怨,據說是7年前的事兒,具體不大清楚。”
盡管如此,一位教授還是嚴肅地分析道,這一事件從根源上反映了知識界極其嚴重和十分普遍的內耗、內戰(zhàn)、內亂思維方式和腐朽習慣,“總的說來,學術資源短缺、緊張是基礎,就是太窮了;領導是關鍵,就是是否已經搭建公正、公平的平臺;體制是根本,就是評估體系、程序、標準是否完善,等等。”
“這些問題不解決,繁榮和發(fā)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就是一句空話。”該教授感嘆道。
盡管《調查報告》已在人大歷史學院和網絡上引起一場不小的風波,但葛劍雄說,對米辰峰以真名發(fā)來的舉報材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轉給學風建設委員會秘書處。
“主要的困難在于學風建設委員會并沒有調查處理的權力,只是起一個轉運站的作用!彼忉屨f。
至于米的材料轉給教育部后結果如何,是否真的查了,葛劍雄表示,這“不得而知”。 (記者 王波)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