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容納200人的階梯教室座無虛席,除了40名學生之外,其余全是觀摩學習的教師。課堂上老師設疑提問、精講點撥,學生對答如流、熱情高漲,整堂課設計精美,領導老師一致叫好……這是筆者日前在本市舉行的一節(jié)公開課上看到的情形。
在一片叫好聲中,筆者反生疑云:據(jù)筆者所知,本市至今還沒有一所學校實行小班化教學,相反超過70人的大班額學校還為數(shù)不少。而這節(jié)精彩紛呈的“公開課”,卻只有區(qū)區(qū)40名學生參加,其余的學生到哪里去了呢?
班上一位同學告訴了我事情的真相,原來,為了準備這節(jié)公開課,執(zhí)教老師早在一周之前就從該班挑選了40名同學(學習成績和口頭表達能力好的學生)進行預演,其余相對較差的同學,則由班主任安排在宿舍里上自習。
筆者不禁要問:這節(jié)差生缺席的“公開課”,值得我們?yōu)橹泻脝?拋棄了差生,這節(jié)“公開課”究竟還有多少意義?
當然,一堂“公開課”畢竟不是普通的課堂,為了展示某種教學模式,推廣某種教學經(jīng)驗,對“公開課”作一些精心的準備,本亦無可厚非。但是為了追求“公開課”的完美形式,而把差生隱藏起來,剝奪差生上課的權利,這種歧視差生和無視教育公平的做法欠妥。
不讓差生參加“公開課”,暴露了當下教育教學中尚且存在的些許問題。其一,教育觀念偏執(zhí)落后,不能面向全體學生,只關注優(yōu)秀生,而忽視差生;其二,課堂教學不重實際,不講實效,盲目追求形式,套用模式。
“公開課”應該是日常課堂的真實再現(xiàn)。有差生參與的課堂才是真實完整的課堂,才是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課堂。我們需要的正是這種真實、平實、扎實的“原生態(tài)”課堂,這樣的課堂才具有真正的研討價值和借鑒意義。(李學人)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