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東在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發(fā)展教科文體事業(yè)
中新網4月9日電 國務委員劉延東近日指出,對學術不端行為要采取“零寬容”政策,嚴格要求,嚴厲約束,有一個處理一個,并公開曝光,決不讓弄虛作假、剽竊抄襲行為有立足之地。
科研誠信與學風建設座談會3月30日舉行,科技部、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wèi)生部、總裝備部、國務院研究室、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中國科協(xié)的負責同志和部分專家學者代表參加。教育部今天公布了劉延東在座談會上的講話全文。
劉延東指出,科學研究是以誠實守信為基礎的事業(yè),自誕生之始就把追求真理、揭示客觀規(guī)律作為崇高目標。一段時間以來,在科研誠信和學術風氣上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學風浮躁、學術不端行為滋長,正在侵蝕學術的肌體,對科技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產生的消極影響不可低估,已經成為社會的熱點問題,解決這個問題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劉延東說,推動科研誠信和學風建設取得實效,重點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強教育引導,促進學術自律。一要加強科研誠信教育。要將科學道德列入大學和研究生必修課程,研究生導師更要言傳身教、率先垂范。二要廣泛宣傳模范事跡。三要發(fā)揮科研學術機構的自律功能。要提高科研活動的透明度,倡導學術爭鳴,開展廣泛的學術交流活動,擴大公眾對科技活動的知情權、監(jiān)督權,使科學研究始終處于同行的檢驗、批判和監(jiān)督之中?萍脊ぷ髡咭訃栏褚笞约,堅守學術道德。
第二,深化體制改革,構建科研誠信和學術道德建設的長效機制。體制機制不健全也是學術不端行為得不到有效遏制的重要原因。
——加快完善開放合作的機制。目前少數科研機構和研究團隊之間存在相互封閉、分散分割現象,甚至近親繁殖。這與科學精神格格不入,也可能成為滋生學術不端行為的溫床。大學和科研機構要真正建立起公正、公平和透明的用人機制,面向全國乃至全球選聘優(yōu)秀人才。
——加快完善學術平等的機制,F在一些研究機構和學術領域缺乏平等的學術爭鳴和批評。必須在學術管理、資源配置、人才選拔與使用等方面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措施,從制度層面上鼓勵學術爭鳴,保護不同意見。要扶持和提攜青年學者,鼓勵他們敢于探索,敢于質疑,敢于求實創(chuàng)新,敢于面對失敗。
——加快完善評價機制。目前我國科技評價制度尚不完善,在具體評價工作中還存在著重數量不重質量,重名望不重實績,重論文不重工作水平,重短期成果不重長遠積累,重設施改善不重人才隊伍建設等問題。在評價標準上,要根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不同特點,建立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在評價方式上,要公開透明,接受學術界的監(jiān)督,以增強公信力。
——加快優(yōu)化科研經費投入結構。近年來,我國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但科技經費配置不盡合理的問題依然存在。比如,對基礎研究和社會公益類研究持續(xù)穩(wěn)定的支持還不夠,而這些研究往往需要十年磨一劍的功夫。有的項目布局不切實際,申請程序比較繁瑣。對科研經費的使用也要強調誠信原則,規(guī)范資金管理,提高經費使用效益,堅決杜絕弄虛作假行為,決不允許個人或小團體從中謀取私利。
第三,強化監(jiān)督管理,加大懲治學術不端行為的力度。近年來,我國制定發(fā)布了針對學術不端行為調查處理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性文件和學術規(guī)范。但從實際情況看,有些規(guī)章和要求還停留在文件上,沒有完全落實到位,一些問題發(fā)現了但查處不力,這實際是容忍學術不端行為對學術道德底線的突破,對整個科技界的科研誠信和學術道德產生了不良影響。要采取“零寬容”政策,嚴格要求,嚴厲約束,有一個處理一個,并公開曝光,決不讓弄虛作假、剽竊抄襲行為有立足之地。
劉延東還指出,要強化學術團體和科研機構的作用。各學術團體要建立適合本領域特點的科研誠信規(guī)范,參與學術不端行為的調查處理?蒲袡C構要建立和完善科研誠信制度,加強對科技人員的教育和學術不端行為的監(jiān)督檢查。加強科研誠信規(guī)范建設。要對科研誠信的基本規(guī)范和要求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劃清學術不端行為的界限,完善學術論文發(fā)表評價的制度。積極推動科研誠信立法。對于學術不端行為的投訴舉報、調查核實、監(jiān)督監(jiān)察、公開公示和懲戒處置等,都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