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論文曝光后,兩單位第一時間“踢皮球”——
學校怎可因顧“面子”失道義
面對學術腐敗事件,高校到底要“面子”,還是要維護學術尊嚴,考量著一所高校對于學術本身的態(tài)度。日前曝光的“雙胞胎”論文事件,又將滬上兩所高校卷入一場是非之中:
上海財經(jīng)大學信息系副教授劉蘭娟5年前發(fā)表的一篇題為《一個單向衛(wèi)星信息發(fā)布平臺的安全方案》的論文,被曝與曾在上海海事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就讀的在職研究生劉剛發(fā)表的《Ku波段多媒體證券信息單向衛(wèi)星發(fā)布平臺的安全方案》論文,有極高的相似度。由于在收稿時間和發(fā)表時間上互為前后,暫時難以辨清“誰抄了誰”。
耐人尋味的是,學校均在第一時間“踢起皮球”,互指對方抄襲。
兩校急于撇清
劉蘭娟和劉剛的論文,蹊蹺之處在于這兩篇論文的“出生時間”:劉蘭娟所著的論文定稿日期是2004年7月19日,發(fā)表時間是2005年1月;劉剛論文收稿時間為2004年9月7日,發(fā)表時間則為2004年12月。從已經(jīng)掌握的初步情況看,由于劉蘭娟和劉剛還共同認識第三人,關于誰是抄襲者的問題,須有深入調查才能見分曉。
自“雙胞胎”論文被發(fā)現(xiàn)后,兩位論文作者所在的母校均急于撇清:上海財大宣稱,劉蘭娟所撰寫的論文在時間上要早于對方,所以不能得出她抄襲的結論;上海海事大學則回應,論文應以公開發(fā)表的時間為準,劉剛的論文發(fā)表時間早,所以校方認為沒有進一步展開調查的必要。記者昨天從上海海事大學了解到,該校將于今天再次對劉剛論文案展開內部討論。
“從兩所學校對這起學術案的第一反應看,兩所高校表露的都是‘自我保護’立場。”著名法理學家、上海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尤俊意說,這起抄襲案中間環(huán)節(jié)比較復雜,在真相還沒有搞清楚之前急于表態(tài),并不是一種科學的態(tài)度。
在尤俊意看來,由于抄襲案涉及第三人,所以兩校學術委員會都有必要展開深入調查。待掌握充分的情況和證據(jù)后再表態(tài),不失為一種更為穩(wěn)妥的方式。具體來說,首先要調查的是,是否兩位當事人都抄襲了第三方的論文,或者是由于第三人的原因導致論文的流通;如果排除第三人的因素,那么就應該按照論文的原創(chuàng)成稿時間來判定抄襲。尤俊意建議:“必要時,有關部門應該牽頭兩所高校,共同對這次抄襲案展開調查,以免學校之間相互推諉!
顧“面子”反傷形象
不難發(fā)現(xiàn),要調查誰是真正的抄襲者,程序并不復雜。但學術腐敗案就像燙手山芋,誰都避之唯恐不及。
“如果承認抄襲,成本太大了,學校的聲譽肯定會受損!眹胰祟惢蚪M南方研究中心倫理學部主任、上海社科院研究員沈銘賢認為,從曝光后的“連鎖反應”看,說明高校整體學術氛圍松散,很多學生和教師對抄襲存在僥幸態(tài)度,“如果能夠逃過論文審查,那么就萬事大吉;一旦被發(fā)現(xiàn),那么當事人身敗名裂!比绻麑W校對這種學術違規(guī)行為不嚴厲打擊,反而為了維護學!懊孀印倍兿嘀L弄虛作假的氣焰,那將對大學形象造成根本的傷害。
“雙胞胎”論文的發(fā)生,學校撇清之舉也在情理之中。但在沈銘賢看來,一所高校的榮譽應該建立在其對學術的尊崇上。“面對抄襲事件,如果學校能夠主動查清真相,即使發(fā)現(xiàn)抄襲者是自己人,只要及時查處,并不是多么不光彩的事情,反而更能從另一方面彰顯學校的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氣度!
本報記者 樊麗萍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