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新時代中國人才氣象!

分享到:
分享到:

這就是新時代中國人才氣象!

2024年09月09日 10:17 來源:光明日報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作者:關銘聞(執(zhí)筆人:常戍、田延輝、王斯敏、鄧暉、杜羽、晉浩天、柴如瑾、周世祥)

  又開學了!

  高?!暗谝徽n”,都講了什么?

  在中國農業(yè)大學,大學之志從“禾下乘涼夢”肇始;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學期在教授航天員桂海潮的分享中揭幕;而在清華大學,大學之道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中開啟!

  “教”與“道”,皆為成就大寫的人,這是大學永恒的主題、不變的求索!

  伴隨無數次“開學季”,曾八成人口是文盲的新中國擁有了2.5億“受過高等教育人口”;經歷千百場“第一課”,曾一窮二白的國度培育了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研發(fā)人員群體。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yè),更是以理論與實踐深刻回答了“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

  偉略宏圖之下,一系列發(fā)展關鍵詞,正勾勒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新景象——

  培養(yǎng)什么人?看“時代新人”群英濟濟,“創(chuàng)新人才”由木成林;

  怎樣培養(yǎng)人?聽“高質量”的鳴鼓之響,“大先生”的振鐸之聲;

  為誰培養(yǎng)人?向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方向,構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zhàn)略性支撐”!

  培養(yǎng)什么人

  強國必須強教。

  翻開典籍,“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人才,關乎社會責任、關乎家國使命。歷朝歷代無不以育才為要。

  回顧百余年黨史,我們黨始終把教育作為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把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英才作為歷史使命。

  民族復興大任,貫穿幾代熱血青春。從我們黨在中華大地上創(chuàng)辦屬于人民的高等教育起,“人才”的定義,就始終和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密不可分——

  他們曾在烽煙里擎起戰(zhàn)旗。長征荊棘橫陳,紅軍大學的青年堅持“在行軍中進行軍事、政治與文化教育”,著戎裝而負笈、在彈雨中研讀;抗戰(zhàn)山河染血,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陜北公學的學子高唱“像黃河之水洶涌澎湃,把日寇驅逐于國土之東”,勇赴沙場、誓與民族共存亡。

  他們曾在荒原上創(chuàng)造奇跡。新中國誕生時,百廢待興的土地上,只有205所大學、11.7萬名本??茖W生;到1965年,全國高等學校數量增長一倍多,在校生人數達到67.4萬。挺進茫茫戈壁,鑄就“兩彈一星”的驚世偉業(yè);開掘汩汩油流,寫下世界油田開發(fā)史上的傳奇;砸下滴滴汗珠,奔赴內陸地區(qū)支援“三線建設”……為了從無到有、從零到一,新中國自己培養(yǎng)的大學生奮袂而起!

  他們曾在改革中挺立潮頭。當“春風”吹開關閉了11年的高考考場,許多考點門口都拉起“祖國,請您挑選吧!”的橫幅。從1977年的27萬余名幸運兒,到高考恢復40年時的760余萬錄取人數,祖國挑選的人才極大改變了祖國的面貌,改革托舉的教育最終成就了改革的大業(yè)!靠著創(chuàng)新源泉的充分涌流,超級雜交水稻、漢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計算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動通信、高速鐵路突飛猛進;依托千行百業(yè)的人才力量,呼嘯的中國速度、精彩的中國故事震撼世界。

  當歷史的車輪滾滾駛入新時代,“高質量”成為教育發(fā)展的新目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yōu)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p>

  新時代,中國由富而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交織激蕩,“人才”二字,有了更新的時代特征,有了更重的歷史分量。那是“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赤誠,那是“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國”的擔當,那是“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的志向!

  他們求索未來——

  四川錦屏,地下2400米處的實驗室里燈火通明,多所高校師生組隊進駐、潛心精研,推動實現解開暗物質之謎的“中國突破”;貴州平塘,群山環(huán)抱中的“中國天眼”晝夜捕捉宇宙之聲,首席科學家南仁東、李菂先后帶領青年科研人員接力攻關,矢志刻下世界天文史上的“中國高度”。還有無數青年學子活躍在研發(fā)一線、世界舞臺:他們組裝的無人機,在國際比賽中高翔;發(fā)明的新材料,與世界領先產品比肩;設計的微納米機器人,為精準醫(yī)療提供新思路……新時代的新人才,有著自主創(chuàng)新、自立自強的力量!

  他們守護根脈——

  多所大學組建三星堆遺址考古隊伍,“90后”“00后”樂當敢當“三星堆挖土人”;21所高校新創(chuàng)“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yè)”,莘莘學子為非遺注入青春與專業(yè)力量。考古現場,他們精心發(fā)掘、仔細考辨,與古老文明“零距離”對話;山郊水畔,他們風塵仆仆、櫛風沐雨,搶救瀕臨消失的文化遺產;文博場館,他們滿懷熱忱、傾情講述,讓古老文物與當代青年跨越時空對話……情懷所在,使命所系,他們用匠心之創(chuàng)意、新鮮之表達,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閃耀出萬般華彩!

  他們躬身實踐——

  帶領88戶共418人脫貧,使全村貧困發(fā)生率下降20%以上……在廣西樂業(yè)百坭村的400多個日夜,大學生村官黃文秀書寫人生的華章、繪就時代新人的形象、留下無盡的榜樣力量。今天,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接過了黃文秀手中的接力棒:他們躬耕田野,以“自找苦吃”培育豐收的甘甜;他們服務社區(qū),以解決“民生小事”求索“國之大者”;他們投身軍旅,風勁馬蹄疾、山高赤幟揚;他們支教鄉(xiāng)村,點燃一團火、化作萬盞燈……

  塑造自我以綻放青春,立足當下以求索未來,放眼世界以建設中國。這,就是新時代中國的人才氣象!

  怎樣培養(yǎng)人

  “要堅持把高質量發(fā)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绷暯娇倳浽诙畬弥醒胝尉值谖宕渭w學習時如是強調。

  思想引領方向。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扣響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發(fā)令槍,到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重大部署;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到對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指示,中國開啟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新篇章!圍繞“高質量”發(fā)展關鍵詞,高等教育發(fā)揮龍頭功能,率先落實、求新求進——

  一路走來,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等教育的思政課機制不斷健全完善。

  北京沙灘紅樓、上海一大會址、井岡山、遵義、延安、西柏坡,都是“大思政課”的歷史現場;脫貧新村、建設工地,實驗室里、流水線旁,都是“大思政課”的時代課堂。老師們講述的,是最鮮活的中國故事、最智慧的中國方案、最震撼的中國精神;學子們收獲的,是“為什么能”“為什么行”“為什么好”的深刻答案!

  一路走來,著力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高等教育“書院制”“本碩博貫通”等人才培養(yǎng)“試驗田”已是滿目蔥蘢。

  積極推動學科交叉融合,拓展學生多學科視野;持續(xù)優(yōu)化模塊化課程體系,給予學生更多選擇;深入實施項目式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潛能……嶄新的培養(yǎng)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營造的是活躍氛圍、激發(fā)的是科研熱情、鼓勵的是原創(chuàng)思維、培育的是創(chuàng)新精神!

  一路走來,捕捉經濟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科技需求“第一信號”,高等教育對高質量發(fā)展的支撐力貢獻力顯著提升。

  智能科學與技術、未來機器人、智慧農業(yè)、數字人文……一個個面向國家需要、回答時代之問的新學科、新專業(yè)應運而生;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yè)鏈、創(chuàng)新鏈緊密結合,一座座改革重鎮(zhèn)、創(chuàng)新高地成為高校人才馳馬試劍的試驗場;牽頭建設60%以上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80%以上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項前沿成果轉化為中國高質量發(fā)展的澎湃動能!

  一路走來,推動創(chuàng)新活力充分涌流,高等教育評價改革不斷深化。

  持續(xù)提升研發(fā)經費投入強度、加快提升基礎研究投入增速,為科研人員卸除煩瑣經費使用機制枷鎖,改革有“增”有“減”;破“四唯”,鼓勵科研人員挺進“無人區(qū)”潛心研究,改革有“收”有“放”;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高考實現從“選分”到“選人”的蝶變,改革有“破”有“立”!

  多管齊下,是尋求一個“高”字;綜合施策,是托舉一個“高”字。國際研究可以作為“高”字的側證:英國《經濟學人》指出,今天全球約40%的論文由中國學者撰寫,中國高被引論文數量居世界第一!在極具代表性的頂級人工智能研究者中,擁有中國本科學位的人數已是在美國獲得本科學位人數的2.5倍。

  換成中國表達,何謂高質量之“高”?就是選天下之豪杰的眼光,育天下之英才的水平,致天下之大用的導向!

  誰來培養(yǎng)人

  誰來培養(yǎng)人?這既是“怎樣培養(yǎng)人”的題中應有之義,又是“怎樣培養(yǎng)人”的主體所在、關鍵所在。所以,從提出“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到勉勵“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再到深刻闡釋教育家精神,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教師隊伍建設作出重要指示,不斷昭示一個道理:強教必先強師!

  對一個有著尊師重教傳統的民族而言,師者的典故遍布文章史冊。他們執(zhí)教鞭、振木鐸,他們立杏壇、育桃李;他們吐辭為經、舉足為法,他們智如泉涌、行為表儀。千載以降,一代一代后人瞻仰先師,猶能坐春風之中、感時雨之化。

  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今天,在新的時代視野下看,何謂師者?一群新時代的“大先生”,正以教育家精神向我們呈現答案——

  放棄優(yōu)厚待遇毅然歸國,吉林大學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為填補國內尖端技術空白耗盡心血;堅持援藏16年、采種行程超50萬公里,復旦大學植物學家鐘揚唯愿為祖國打造一艘“種子方舟”……“大先生”,堅定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以“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勉勵自己為國奉獻。

  生前救死扶傷、身后捐獻遺體,昆明醫(yī)科大學“教授伉儷”李秉權、胡素秋用畢生精力詮釋醫(yī)者仁心、師者風范;“老驥伏櫪志千里,扶植新秀作人梯”,年屆九旬仍堅持站著給學生上課,北京郵電大學葉培大院士以身作則傳承求實學風……“大先生”,陶冶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以崇高品德與默默付出感召學生見賢思齊。

  著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和探索精神,更尊重每個學生的特點、個性和興趣,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家高銘暄常說:“良好的師生關系應該是亦師亦友,師生互助,教學相長”;執(zhí)教70多個年頭,96歲開直播授課,清華大學物理學家張禮相信:“學海無涯,教書就要‘挑戰(zhàn)無極限’”……“大先生”,涵養(yǎng)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以與時俱進的理念方法推動教學提質增效。

  奮戰(zhàn)70余載,哈爾濱工程大學楊士莪院士堅守科研教學崗位,把水聲學作為服務國家重大戰(zhàn)略的一生追求;從教30多年,塔里木大學育種專家吳翠云扎根邊疆,時常教導學生做腳下帶泥、心中有光的“土學生”“土專家”……“大先生”,秉持勤學篤行、求是創(chuàng)新的躬耕態(tài)度,以知識報國的責任擔當引領青年服務社會。

  數百萬元獎金悉數捐出,為青年教師設立教育教學獎勵基金,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家衛(wèi)興華一生傳道授業(yè)“為興華”;對自己一向“摳門”,卻總是為經濟困難學生傾囊付出,西北師范大學思政課教師王宗禮寧自己吃苦、贈學生甘芳……“大先生”,勤修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以甘當人梯的滿腔熱忱激勵后學持續(xù)奮進。

  埋首丹鉛六十載,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宗福邦獻身古籍整理,畢生年華盡付冷門絕學;傳薪播火大半生,蘭州大學歷史文獻專家鄭炳林情傾大美敦煌,將學術研究接力棒代代傳遞……“大先生”,樹立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以寬廣博大的視野格局促進文明傳承互鑒。

  既見古人也見來者的境界,是為大;精專一門又籠罩百家的學識,是為大;立足三尺而心系華夏的胸襟,是為大!大學之大,乃大師之大;世界規(guī)模最大高等教育體系之大,靠的是無數教育家托舉,萬千“大先生”成就!

  為誰培養(yǎng)人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在教育文化衛(wèi)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以這八個字,闡明了教育的目的所在、價值所指。

  為黨和國家培育人才,就要在黨和國家的事業(yè)中歷練和檢驗。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教育在強國建設中的戰(zhàn)略先導、支撐引領作用更加凸顯!

  如何不負殷殷重托,確保黨和國家事業(yè)后繼有人?如何迎頭趕上,以優(yōu)異的教育效果賦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如何切實深化改革,把人才優(yōu)勢轉化為支撐發(fā)展的有效動能?

  高等教育起而行之——

  更加主動超前布局。發(fā)展新質生產力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高素質的勞動者是新質生產力的第一要素。只有著眼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一盤棋”,才能下好教育“先手棋”。

  怎么辦?緊扣科技發(fā)展新趨勢優(yōu)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yǎng),讓更多大師、戰(zhàn)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chuàng)新團隊不斷涌現。

  更加有效應對變局。世界格局和國際體系深刻調整,教育領域合作共生與沖突競爭并存,只有正視新挑戰(zhàn)、抓住新趨勢,才能找準教育對外開放突破點。

  怎么辦?統籌做好“走出去”和“引進來”兩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chuàng)新要素,建設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更加奮力開拓新局。高質量發(fā)展是高等教育開創(chuàng)新局面、作出新貢獻的“生命線”。只有破除一切思想觀念束縛、利益格局藩籬、體制機制弊端,才能把高水平大學打造成科技創(chuàng)新策源地,打造成人才培養(yǎng)主陣地。

  怎么辦?建立健全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形成重大任務牽引的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機制,以科研之“大突破”帶動學科之“高質量”。

  研究顯示,從19世紀歐洲大學提出“教育與科研統一”的理念后,大學就逐漸成為現代國家發(fā)展和人類進步的基礎性因素。始于20世紀,幾乎所有重大原創(chuàng)性發(fā)現都來自于大學,幾乎所有新型知識產業(yè)都萌生于大學,幾乎所有知識結構完整的高素質人才都來源于大學。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當口、風云際會中,這種高等教育的支撐力量不就在眼前么?

  今天,港珠澳大橋縱貫灣區(qū),大興機場首都振翼,洋山港、深圳港、舟山港巨輪輻輳。世界上最快的鐵路、最長的橋梁、最繁忙的港口背后,要有多少勇于挑戰(zhàn)也勇于應戰(zhàn)的隊伍、多少敢于做夢也敢于圓夢的青年!

  今天,“嫦娥六號”首次月背“折桂”,“奮斗者”號再次龍宮探寶,“深地塔科1井”探井沖刺萬米厚坤,“領航號”盾構機開啟大江之旅??萍及l(fā)展的歷程中,要有多少破解“卡脖子”的勇士、多少尋找“金鑰匙”的豪杰!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目標,在大國重器中鑄就、在創(chuàng)新賽道中傳遞、在未來產業(yè)中展現。今天,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業(yè)正呼喚億萬人才奮發(fā)有為,讓高等教育的源頭活水,豐沛現代化建設的大江大河!讓中國大學的振鐸之聲,引領經濟社會的萬卷風雷!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曹子健】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