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家講壇》節(jié)目,以講清史成名的閻崇年先生,日前在江蘇無錫新華書店圖書中心簽售時,被一個小青年打了耳光。襲擊是突然發(fā)生的,據小青年的親屬說,此暴力行為源自該青年對閻先生的學術觀點持激烈的反對態(tài)度,F在,事情已經有公安部門介入,閻先生在挨打后還是很有風度地堅持做完了簽售活動。
無論如何我們對打人的小青年持堅決的批評態(tài)度。但是我們也不能輕飄飄說出以下這些話:學術的事情可以探討嘛,有意見可以通過各種渠道表達嘛,我們都是平等的嘛……事實上如果我們沒有藉此引發(fā)一些思考的話,閻先生的巴掌挨得就太委屈了。
學術爭端不以學術的態(tài)度來解決,已經屢見不鮮。近有北大教授打賭,遠有北師大教授發(fā)博文辱罵同行。乃至一著名大學要制定詳細校規(guī)來提醒師生注意文明,同時院士大會也要把道德品質修養(yǎng)寫進文件里。五四以降的那種“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權利”的治學之風,似乎只能被當做傳奇,放在一些溫故類的書籍里供后人撫今追昔。
何以至此?如果把《百家講壇》當做麻雀的話,我們可以看到,當學術成為電視節(jié)目內容的時候,當學術問題憑借此類“講壇”以壓倒性的方式普及時,學術已經不是純粹的學術了。知識分子的教化權在遇到傳媒后,拐了一個彎,于是持不同見解的人位置不再對等,學術爭論無從表現。很多原來在公共領域籍籍無名的人通過這個渠道,迅速成為“學術明星”。坦白講,閻先生已經是很低調很不娛樂化的一位了。但是,央視以及類似央視的這種強勢話語權是無論多么低調都無法改變的。如果,“講壇”或者某些機構能夠給公眾提供一個相對獨立但絕對夠分量的平臺作為有效溝通的渠道,使得民意能夠及時準確有效地表達出來,就不至于出現一個老人被激進的小青年掌摑的惡狀。
畢竟,雖然從來不乏“真理往往在少數人手里”之類的格言,但是當很多人由于傳播渠道的偏頗導致只了解一種觀點的時候,少數派的處境是很難受的。有的事情可以少數服從多數,但是學術問題,必須允許姿態(tài)對等的公開爭論,沒有爭論就沒有進步;或者說,沒有爭論就只能出現前述打賭、辱罵等斯文掃地的情況。(張麗)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