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叫我找一位同村上春樹最相近的中國作家,我想找王小波———這是我今年讀書生活的最大收獲,簡直可以說是一大發(fā)現(xiàn)。
說實話,我找好多年了,終于如愿以償。今年是王小波猝然去世十周年,媒體發(fā)了許多紀念他的文章,我這才認真看了他的幾本書。看了《我的精神家園》等兩三本雜文集,小說主要看的是《王小波作品精編》(漓江出版社2007年8月)。越看越覺得小波越像村上,村上越像小波。說得夸張些,感覺上就像阿基米德發(fā)現(xiàn)王冠黃金測試法時那聲驚叫:Eureka(歐力卡)!
誠然,當代年輕作家中并不難找出和村上春樹相近的同行,但王小波顯然和他們不一樣。他們或多或少都看過村上作品,所以相近,很大程度上乃受其影響所致。而王小波不然。在我的閱讀范圍內,他從未提及村上,找不出他讀過村上的證據(jù)。這就是說,他同村上的相近純屬巧合。而且,其他人同村上相近大多表現(xiàn)在文體和結構上,而王小波除了文體,更表現(xiàn)在骨子里的相似,是兩顆質地相近的靈魂的不期而遇,可謂鬼使神差形神俱肖。
所謂骨子里的相似,主要指兩人都有自成一體的思想和價值系統(tǒng),都追求靈魂的獨立和自由。村上為此采取個人主義立場,王小波則采取自由人文主義立場。但在兩人身上,二者又有相通之處———都追求個體生命的尊嚴,追求自我主體性的超拔和純粹,都藐視權威體制和世俗價值觀。兩人筆下的小人物都無視被設置的生活軌道,王小波欣賞一只“特立獨行的豬”,村上春樹對毅然失蹤的大象情有獨鐘。兩人都力圖通過被邊緣化的小人物冷眼旁觀主流社會的光怪陸離,進而直面人類生存的窘境,展示人性的扭曲及使之扭曲的外在力量的強大與荒謬。在這點上,王小波越是后期的作品越同村上若合符契。如《未來世界》同村上的《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至可以在村上的《奇鳥行狀錄》及《天黑以后》、《東京奇譚集》中找出兩相仿佛的場景和主人公“我的舅舅”、“我”以及F、M的隱約面影。
不用說,無論王小波的自由人文主義還是村上的個人主義,其思想內核都來自西方。這顯然和兩人的美國生活經歷有關,兩人又都不看本國當代作家的作品。王小波最傾心杜拉斯的《情人》,村上最中意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而且都對希臘悲劇和弗洛伊德等西方經典如數(shù)家珍。更重要的,兩人都具有作為人文知識分子的社會良知和敢講真話的勇氣。也正是這點最終使得村上超越了“小資”狹隘的個人主義,使得王小波超越了他的邊緣人身份,從而引起了無數(shù)讀者的靈魂震顫和情感共鳴,王小波的意義和價值恐怕也在這里。
此外一點相同的,就是兩人都是文體家且文體相近。作家雖比比皆是,但可稱為文體家的則寥寥無幾。在中國,王小波可算一個;在日本,村上已有定評。具體說來,兩人的文體至少有兩個相近之點。其一,都講究韻律或節(jié)奏。村上要求每個句子都必須有節(jié)奏感,王小波說“優(yōu)秀文體的動人之處,在于它對韻律和節(jié)奏的控制”。村上文體的節(jié)奏感是從爵士樂中學得的,王小波說“小說和音樂是同質”。讀兩人的作品,都會體味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御風行舟般的快感。區(qū)別僅僅在于,快感回落之后,村上沁出的多是凄寂與達觀,王小波則讓人萌生絕望與悲涼。其二是幽默。村上說除了簡潔和韻律,他想擁有的第三種風格是幽默,王小波明確表示他的風格是黑色幽默。王小波說“我笑起來是從左往右笑,好像大飯店門口的旋轉門”,村上說“(他)笑得如同夏日傍晚樹叢間瀉下的最后一縷夕暉”;王小波說“(她)像受了強奸一樣瞪著我”,村上說“那對眼睛如從月球拾來的石子一般冰冷冰冷”。盡管笑法不同,眼神有別,但作為幽默同樣那么機警俏皮,那么出人意表,那么別有心會,那么Cool。在行文節(jié)奏上,兩人雖同樣疾馳有致筆底生風,但小波更像頑皮的孩子快步急蹈,而村上則有如優(yōu)雅的鄉(xiāng)紳從容漫步。
總之,發(fā)現(xiàn)王小波足以和村上春樹分庭抗禮,得以了卻我一樁夙愿。如果王小波還活著,一定會成為村上最推崇的中國小說家。
王小波之于村上春樹固然是假設,但也有不是假設的例子。如《幻影書》(孔亞雷譯,浙江文藝出版社2007年8月)的作者保羅·奧斯特就受到了村上春樹實實在在的推崇:“我一直以為奧斯特會演奏樂器,因為他的小說具有很強的音樂感。”看來,優(yōu)秀的小說家一定要懂音樂才行。
涉日著述看了若干種,如《美與暴烈:三島由紀夫的生與死》(亨利·斯克特·斯托克斯著,于是譯,上海書店出版2007年7月),這本傳記對三島由紀夫自殺的原因做出了頗有個性的回答,從中不難看出日本美學帶有血腥味的扭曲的一面。之后相應看了對三島影響最大的武士修行“教科書”《葉隱聞書》(李冬君譯,廣西師大出版社2007年5月)。西方古有騎士,華夏昔有俠士,日本舊有武士,相比之下,前兩者或倏然消散,或遠偏江湖,惟武士道綿延不絕,蔚然成風,化為一國傳統(tǒng)文化和國民精神的基因。此外,讀了劉岳兵《中日近現(xiàn)代思想與儒學》(三聯(lián),2007年4月)、李長聲《日邊瞻日本》和劉曉峰《日本的面孔》(秦嵐主編,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年8月),或條分縷析鞭辟入里窺學術之堂奧,或娓娓道來深入淺出探列島之景深,都值得一讀。
讀罷國人撰寫的涉日之作,看了一本日本人研究中國空間藝術的學術隨筆《龍居景觀》(中野美代子著,吳念圣譯,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作者以日本學人的視角解讀了諸如“中國山水畫為什么沒有地平線”這樣的日常性奧秘,加之譯筆具專業(yè)水準,讀來但覺八方來風饒有興味。
中文原創(chuàng)小說新作也不時找來瀏覽。印象較深的,一本是《把夢想喂肥》(黃詠梅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7年5月),小說寫的正是當年我在廣州生活工作的街區(qū)風景,燈下捧讀,久違之感油然而生。構思平實而想落天外,行文安謐而峰回路轉,紋理細膩而爽凈簡約,如一件去了火氣和“賊光”的瓷器,相當耐看。另一套兩本是青島女作家蘭泊寧坐在輪椅上披閱十幾載寫就的上下卷六十余萬言的《大明三百年》(華藝出版社2007年2月)。作品以病弱女子敏銳的悟性、豐沛的才情和獨特的目光透視和評點大明三百年波譎云詭的歷史畫卷。時而五更鼓角金戈鐵馬,時而夜半宮廷血雨腥風;時而山呼海嘯大開大闔,時而低吟淺唱陽關三疊。滄海桑田,世道人心。庭花江月,前塵今朝。讀罷掩卷,推窗佇立,心情如眼前的黃海洪波涌起,經久難平,惟仰天浩嘆而已。(林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