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開罩在文物面龐上的神秘面紗,講述它們背后的那些曲折的故事,讓讀者走近文物、親近文物,與文物一起重溫發(fā)生在它們身上的善惡美丑、悲歡離合,更加熱愛祖國燦爛的文化,更加珍愛祖先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
最大的展品景德街牌樓
位于西長安街延長線上的首都博物館新館,于2005年12月16日舉辦了建成典禮,接待觀眾。每一位走進首都博物館正門的觀眾,都會被其占地2000平方米、高34米的禮儀大廳所震撼,而他們的目光又都會被正前方的一座流光溢彩、金碧輝煌的高大牌樓所吸引。它高9.74米、寬21.86米。四根聳立在漢白玉柱石上的紅色立柱,支撐著金龍合璽彩畫的門額和七座覆蓋綠色琉璃瓦的牌樓。在牌樓正中上方藍色匾額上,“景德街”三個金色大字更是奪人耳目。這座牌樓與首博大門、首博門外的高臺和丹陛石一起,組成了具有皇家風范的博物館中軸線。同時,它成為首博大堂中畫龍點睛之筆,使整個大堂在空間和平面布局上都達到完美的境界。
它的背后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這得從北京歷代帝王廟說起。北京歷代帝王廟位于西城區(qū)阜成門內大街路北,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歷代帝王和部分杰出功臣名將的廟宇。它始建于明朝嘉靖十年(1531年),后經多次修繕和擴建,形成了以景德崇圣殿為中心的宏偉建筑群。歷代帝王廟占地20000平方米,與孔廟、太廟并為皇帝親自祭祀的京城三大皇家廟宇。
歷代帝王廟的廟門稱作景德門,門前道路東西兩側各設有一座牌樓,形制基本一致,因匾額上書有“景德街”三字,故被稱作“景德街”牌樓。作為皇家壇廟建筑整體格局的一部分,它們無論在建筑規(guī)制還是在藝術造型上,都充分體現(xiàn)了京城皇家建筑的氣度和風范。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生前曾評價說:北京的古牌樓數(shù)這兩座構造形式最好,雕作最為精美;牌樓裝點著街市景觀,從它的東面向西面望去,有阜成門城樓的襯托,晴天時可看到西山,尤其傍晚日落時特別美。他多次呼吁要保護這兩座牌樓。但是,這兩座有逾四百年歷史的牌樓,其命運在20世紀50年代卻發(fā)生了轉變。
當時被定為新中國都城、剛剛獲得新生的北京城,進入了城市建設和市政改造的高峰期。城樓城墻被拆毀,馬路被拓寬,許多立在路口的牌樓也都無法擺脫這樣的命運。在第一波拆除古建筑的浪潮中,“景德街”牌樓由于特殊身份幸免于難。但是,有關部門勘測街市牌樓時,發(fā)現(xiàn)景德街東牌樓南側柱子下沉。同時,交通部門反映:“女三中(歷代帝王廟)門前牌樓影響交通,僅1950年12月一個月就發(fā)生交通事故3次,造成人員傷亡和牌樓被撞損。”這些信息使當時的北京市政府最終還是下決心于1953年將景德街牌樓拆除。
梁思成留下的幸運
在梁思成先生的多次請求下,牌樓在拆除過程中受到了特別的關照:構件榫卯不得用大鋸鋸斷,要小心拆卸以保持構件及榫卯的完整性。1954年1月,北京市建設局養(yǎng)路工程事物所組織人力,對“景德街”牌樓進行了拆卸。在拆卸前,對牌樓進行了多角度的拍攝、測量構件、繪制圖樣等,并在拆卸時對構件材料進行了詳細的登記。拆卸也格外細致小心,拆卸的構件存放在市建設局阜外的后庫中!熬暗陆帧迸茦墙K于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梁思成難過至極,傷心落淚了好幾天。
當人類進入21世紀,北京文物工作又迎來新的春天。2001年,國務院正式批準首都博物館新館建設工程。用什么展品、手法來裝飾空曠的禮儀大廳,使之與左側高聳的青銅圓廳和右側厚重穩(wěn)健的木質方廳形成和諧過渡、融為一體的效果呢?直到博物館基建工程已建成一半時,仍未有令人滿意的答案。
又經過數(shù)十次的設計、論證,大家想到了牌樓。牌樓是老北京城區(qū)內的典型建筑,可以最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老北京的建筑特色和文化氣息。同時,它也有時間隧道的寓意,可以配合首都博物館展覽,一同給觀眾以在古代與現(xiàn)代北京之間游弋的感覺。到哪兒去找這樣的牌樓呢?
“景德街”牌樓!它真可謂是我們的祖輩和梁思成先生特地留給我們這一代人、獻給首都博物館新館的一份厚禮。
梁思成當年保護建筑構件的提議,是“景德街”牌樓的幸運,也是我們今人的幸運!
在博物館建成后復原重建如此巨大的牌樓,再建是不可能的,因為巨大的構件難以進入展廳。為了保證復建工程的順利進行,人們決定在建館的同時在大廳內復建“景德街”牌樓,因此,它成為第一件進入博物館內的文物,也是第一件入館的展品。以后的幾個月中,建設者們一件件地拼、一筆筆地畫,一刀一刀地精雕細刻。為了留住那段特殊的歷史,牌樓正面按照原牌樓的修飾風格繪制了彩畫,而背后則根據(jù)“修舊如舊”的原則未加任何修飾,保留了古樸的原貌。一正一反,一色彩繽紛一古老悠遠,彰顯著北京城源遠流長的古代文明和日新月異精彩紛呈的現(xiàn)代氣息;彰顯著人們對歷史的珍重和對未來的憧憬。
賊手伸向古佛
1999年9月6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遵照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簽發(fā)的執(zhí)行死刑命令,將盜竊國家一級文物北魏太和造像的盜竊犯、搶劫犯陳孟星驗明正身,押赴刑場,執(zhí)行槍決。陳孟星成為新刑法實施后,北京市首名因盜竊文物被判處死刑的罪犯。那么陳孟星等人是什么人?北魏太和造像又是什么樣的文物呢?讓我們回到一年前的3月,北京海淀區(qū)鳳凰嶺風景旅游區(qū)。
北京鳳凰嶺風景旅游區(qū)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西北部山區(qū),這里山巒平緩蜿蜒、林木叢密,北京市境內年代最久、文物價值最高、帶有彩繪的石佛像——北魏太和造像,就曾經供奉在景區(qū)內山谷中一塊臺地上的方石亭中。佛像站立在一塊1米多高的石雕蓮花須彌座上,這座雕刻于南北朝時期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的佛像,在被盜時恰好差一年1500歲。這尊佛的出身是極為高貴的。在這座石像背面下方刻有造像記:“太和十三年三月十五日閻惠端為皇帝太皇太后造像。”北魏太和十三年即489年,太和是北魏孝文帝的年號。在民國時期,被古董商岳彬盜賣到美國的龍門石窟賓陽中洞東壁上的浮雕《帝后禮佛圖》,內容就是北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后的供養(yǎng)行列。而海淀區(qū)車耳營這座造像的主人閻惠端是孝文帝的祖母,公元476年被尊為太皇太后,曾經有特權臨朝聽政。也正是這個原因,更顯出這座佛像的高貴和珍貴了。
1957年10月28日,它與故宮、頤和園等36處文物古跡一起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以后的幾十年中,當?shù)氐陌傩諅円恢睂λM行細心的照料,住得離佛像較近的姚志明一家,四代人一直義務看管佛像,幾乎每天打掃安置佛像的古亭。他們從未想到過,在1998年的3月,災難已逼近佛像和他們的家鄉(xiāng)。
1998年,正是中國田野石刻被盜的高峰期,陳孟星就是“偷盜大軍”中的一員。他祖籍河北曲陽,這里的農民歷代都靠石雕手藝和買賣石雕外出謀生,與石雕長期接觸使他們對古代佛像也有一定的了解和價值辨別能力。
許多曲陽農民在改革開放后逐漸走上了富裕的道路。30多歲的陳孟星的心開始躁動了,但是他沒有選擇勤勞致富的道路,而是選擇了一條不歸路。1997年,陳孟星就曾伙同馮臭兒、曹社真等10余人,攜帶撬棍、倒鏈等作案工具乘一輛卡車,竄至山西省壽陽縣羊頭崖鄉(xiāng)獨堆村內,搶走村內福海寺中的國家二級文物明代彌陀造像石碑一座,并藏匿在曹社真家中。這次盜竊得手,讓陳孟星嘗到了甜頭。此后,他不斷地在全國各地流竄,尋找目標。
劫難過后重見天日
海淀區(qū)聶各莊鄉(xiāng)附近有多個采石場,陳孟星的幾個同鄉(xiāng)也在這里打工采石。來到同鄉(xiāng)這里串門的陳孟星聽說這里保存有一尊大佛時,他的眼中閃出貪婪目光。經過幾天的踩點,一個罪惡的計劃在他心中產生了。
1998年3月24日,他和同伙先從河北定州租了一輛客貨兩用車,帶著撬棍、木制手推車等星夜開往北京。夜里兩點多時,他們七人將車停在車耳營村口,一人守車六個人推著手推車悄悄來到北魏太和造像前。因為怕遭報應,六個人先跪倒磕頭,然后立刻開始了偷盜行為。
由于佛像有一噸多重,他們剛把佛像撬出須彌座,就因為沒有扶穩(wěn),佛像轟然倒下摔成5塊。這聲巨響,引起了村內一陣狗叫。幾個人嚇得幾乎魂飛魄散,他們急忙丟下撬棍,將佛像碎塊用手推車拉到村外裝上汽車,發(fā)瘋似地往河北開去。他們也知道,天一亮就會有警察截堵。他們到曲陽附近的新樂縣后,狡詐地又將佛像倒入一輛拖拉機上,上面又蓋滿了沙子,最終將佛像拉到所居住的村中,埋入陳孟星家的后院。就在他們幾個以為萬事大吉,開始做發(fā)財夢時,法網已經張開。
第二天早上,守佛人姚志明的妻子張寶英來到放置佛像的石屋門前,發(fā)現(xiàn)門被打開,里面的石佛也不見了蹤影。她幾乎癱倒在地上,趕緊和丈夫一起報警。當警察和北京市文物局的領導趕來時,姚志明幾乎泣不成聲。此案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懷疑重點鎖定了河北曲陽縣。刑警們認為,當務之急是不能讓罪犯出售佛像,更不能讓佛像流失海外。天津、大連、秦皇島等港口加大海關檢查力度。同時,副隊長王毅帶領幾名偵查員立刻趕赴曲陽,大造聲勢,震懾罪犯,使其不敢輕易倒賣大佛。每天,刑警們扮成買石像的商人,在曲陽比較著名的買賣石雕像的陽平鎮(zhèn)、底村、南故張村等地尋找佛像的蛛絲馬跡,并深入于當?shù)氐墓排f石雕買賣的大戶中了解情況。在曲陽縣,從事石雕生意的人都知道,北京來人要找大佛。針對罪犯3個月的威懾,專案組的刑警們認為,可以放蛇出洞了。他們大造輿論:北京來找佛的人走了,耗不起時間了。實際上,他們的工作由明轉暗。終于,到了9月份,刑警們得到線索,有人要以10萬元的價格,出手一尊破碎的石佛像。9月29日,在當?shù)毓哺删呐浜舷,陳孟星、劉學如、王立強等三名罪犯被一舉抓獲,并在曲陽縣陽平鄉(xiāng)村中起獲了佛像。
1998年9月29日,北京市公安局刑偵處干警帶著已被摔成5塊的北魏太和造像從河北曲陽勝利返回北京。北京市文物局決定北魏太和造像暫時入藏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由該館組織專家修復。
2005年12月16日,首都博物館舉辦了建成典禮,北魏太和造像被陳列在該館五層的佛造像藝術展廳中最顯要的位置,迎接觀眾。
摘自《文物背后的故事》北京市文物局編 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2007年版 2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