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頁|新聞|國 際·英文|財經|體育|奧運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學生|IT|教育|健 康
汽 車|房 產|電 訊 稿|視 頻| 圖 片| 社 區(qū)|圖 片 網|華文教育|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新聞浮世繪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魯迅與金庸“沒矛盾”
2007年08月31日 06:21 來源:人民日報


    六月二十八日,金庸先生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 中新社發(fā) 任海霞 攝



 

    一九三六年十月八日,魯迅先生抱病參加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木刻展,極喜愛木刻藝術的他與青年木刻家黃新波、曹白、白危和陳煙橋坐在一起探討木刻藝術。攝影家沙飛當時記錄下這一不平凡的歷史瞬間。 中新社發(fā) 姜煜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學語文讀本中一篇文章的增減居然引發(fā)熱議,這完全在教改工作者的預料之外,從中不難看出人們對語文課改的關注。

  當然,這場爭論中,也不乏湊熱鬧的“虛火”。比如,有人刻意地將魯迅與金庸放在一起進行“PK”。

  一個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民族魂”,一個是張揚“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俠客”,二者的內在血脈其實是相通的,不應人為割裂;從藝術成就上,各有千秋,無法硬性比較。同屬現代白話文史上的大家,他們的作品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大可不必“非此即彼”,冰火不相容。

  對金庸的過度敏感,是否映照出一種文化偏見?

  長期以來,以金庸武俠小說為代表的通俗文學,常被當成是市井“引車賣漿者流”街頭巷尾、茶余飯后的消遣談資,上不得大雅之堂,更不要說進入名家云集的語文課本。

  其實,文學作品的雅與俗,并不在于語言風格是晦澀深刻還是通俗易懂。平白如話,可以是落脫大方的雅;華麗絢爛,也可以是奢靡低級的俗!胺灿芯帲阅芨枇~”,當時曾被認為“俗”的柳永詞,如今成為了古典精華,成為大雅。相反,千百年前雍容華貴的宮體詩,如今成了一種生命力缺失、矯揉造作的“俗”。

  從語文教學的角度來說,雅俗共賞,進行多樣化的閱讀選擇,更是無可厚非的。作為學生,魯迅的作品自然要讀,而金庸的作品也可以讀。讓我們以開放的胸襟來對待語文教改吧。(呂紹剛 )


 
編輯:宋方燦】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