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于先生說文物龍首被修復后的樣子實在難看。
朝天宮,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政府規(guī)劃下目前已成為南京市歷史博物館,共有100000件左右的展覽文物。然而,昨天有市民反映,就是在這樣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朝天宮崇圣殿前一處古代石刻文物龍首遭損壞后,竟用水泥修復了鼻子和眼睛,如豬嘴龍首一樣,讓市民吃驚之余倍感痛惜。
市民
文物竟被修復出了水泥鼻子
朝天宮,位于南京市中心新街口西南面,莫愁路東側,是江南地區(qū)現(xiàn)存古代建筑群中規(guī)模最大、建筑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組明清古建筑群,目前是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4A景區(qū)。
昨天,市民于先生來到朝天宮內,驚訝地發(fā)現(xiàn)修繕一新的朝天宮崇圣殿前,有一處雕刻文物——龍首遭損壞后,竟用水泥修復了鼻子和眼睛,如今龍首“長”出了豬嘴,很是難看。不僅如此,在大成殿前,也有一處雕刻的文物一角遭損壞后,同樣用水泥修復,令人不可思議!澳暇┦橇哦迹瘫缺冉允,棲霞山千佛巖、燕子磯三臺洞等地,有很多石刻都遭損壞,難道都可用水泥給它們隨便涂抹一下,重新粗糙修復?朝天宮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是南京市博物館所在地, 崇圣殿前龍首遭損壞如此修復得‘有鼻子有眼’的樣子實在難看,不可理解!庇谙壬f。
現(xiàn)場
雕刻文物變身“豬嘴”龍首
崇圣殿又稱先賢祠,是祭孔子祖先的地方,面闊七楹,歇山頂,殿前建有兩層臺基,圍以石欄,殿內供奉孔子五代祖先的牌位,三進五間,面闊36.53米,進深16.15米,建筑風格與大成殿略同。
在崇圣殿前臺階處有一幅石刻團龍,刻工精湛,堪稱清代雕刻藝術的代表作,龍體雕刻圖案惟妙惟肖。市民于先生所說的,便是在此處的龍首。只見龍體雕刻圖案上,龍首損壞處確用水泥重新塑過,看上去如豬嘴一般,雖然修復得“有鼻子有眼”,但看上去不倫不類,做工很是粗糙。
據(jù)了解,早在2009年上半年,朝天宮古建筑群就開始進行大修,主要是維修大成殿、崇圣殿兩座大殿,投入的資金有700萬。
2009年雖然沒到規(guī)定的20年一大修的期限,但依據(jù)朝天宮古建筑群當時的狀況,不得不將大修時間提前。據(jù)悉,在前幾年,朝天宮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筑大成殿、崇圣殿等陸續(xù)出現(xiàn)險情,檐口瓦、椽、板不斷掉落,尤其是屋面墻角部位出現(xiàn)嚴重下垂變形和裂縫,隨時都有整體塌落的危險。2006年初,相關部門組織專家現(xiàn)場勘察論證后,先行采取了在建筑角部挑檐下加設角柱的方式臨時支撐,暫時緩解了險情。2009年依然按照古建筑“修舊如舊”的原則,除了對梁架結構及墻體、地面進行加固補強外,還對老化、殘損的木料、磚瓦等進行了更換。
博物館
這是“文革”時維修造成的
那么,崇圣殿前的文物雕刻咋就變成了水泥雕刻?是否是2009年的這次修繕造成的?記者找到了南京市博物館副館長宋燕女士。
她說,崇圣殿前這幅石刻團龍,刻工精湛,距今已有300多年。這幅團龍龍首遭損壞后用水泥修復,是“文革”時維修造成的而非近期,當時這種維修方式不妥當,現(xiàn)在隨著水泥風化,被修復的龍首明顯露出了不足,進一步加快了他們對雕刻文物龍首遭損壞后維修的步伐。
“這里是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遭損壞文物不能隨便修繕,必須要慎重,必須要請專家論證。2009年和2010年,朝天宮進行了大規(guī)模修繕,尤其是一些文物雕刻,為了保護,也僅僅是在一些地方用水泥勾縫,但對文物主體絕對不會動。崇圣殿前這處雕刻文物龍首損壞后,用水泥修復肯定不是這次修復造成。目前我們正在加緊制定崇圣殿前這處石刻的保護方案。”宋燕副館長強調說。
而對大成殿前,也有一處雕刻的文物一角遭損壞后,同樣用水泥修復的情況,宋燕副館長解釋說,這處雕刻一角遭損壞后,也是在“文革”時用水泥修復的而非近期維修。
南京市文物局也表示,這處團龍石刻的修復方案須呈報省一級文物主管部門批準,朝天宮方面應當加快相關工作準備。記者 盧斌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