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基金產品眾多,不同的基金產品有不同的風險收益特征。投資者在選擇時,應當充分考慮到自身的需求狀況、性格特點及投資者偏好及應有的風險承受度等六個方面,進行基金的巧組合、細安排,才能做到投資中的得心應手。
第一,與自身的需求狀況相結合。不同的投資者有自己不同的經濟狀況,從而決定了其對基金投資增值的收益預期和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年輕人可能面臨一定的購房需求,中年人對子女教育費需求較強烈,老年人可能更關心的是養(yǎng)老金的儲備。這種資金的需求可能決定著對基金產品的不同選擇。
第二,與自身的性格特點相結合。急于實現(xiàn)基金凈值的快速增長,選擇偏股型基金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而追求穩(wěn)健型的投資者,混合型基金中的偏債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這樣,投資者就能夠保持良好的投資心態(tài)。
第三,與自身的投資偏好相結合。習慣于短線波段操作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凈值“波動”較大的股票型基金;而堅持長線投資的投資者,其期望凈值能平穩(wěn)持續(xù)增長,債券型基金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第四,與自身的風險承受度相結合。購買基金后,面對基金凈值的波動,是坦然面對還是驚恐不安,決定著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基金凈值出現(xiàn)短期變動后,投資者沒有表現(xiàn)出過多的焦慮和憂愁,更不會采取盲目的跟風贖回操作行為,是一種風險承受能力強的表現(xiàn)。相反,面對基金凈值的稍微調整,就急不可待地賣出,是一種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表現(xiàn)。
第五,與其他的理財產品相結合。基金成為一種大眾的理財產品后,是不是應該將所有的家庭資產都配置成基金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基金在提供增值的同時,也帶有一定的風險。按照理想的家庭資產組合,還需要按照資金的“三分法”,將1/3的資金用于儲蓄,1/3用于保險,1/3用于基金等,才能保持家庭投資的平衡性。
第六,與其他的基金產品相結合。一個理想的基金投資組合模型,是不同風險的基金相互配置,而不是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全部資金集中于股票型基金,或者全部集中于債券型基金或貨幣市場基金,而是應當將投資基金的資金分配在不同的基金品種上。(阮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