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全民炒股從頭再來 股市遍地黃金的背后是些什么(3)

2007年01月25日 14:05

    在被斥為“賭場”、被人們“整體遺忘”了5年之后,風馳電掣般的中國股市重新抓回了眾人的眼球。 中新社發(fā) 謝正軍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牛市是如何到來的?

  牛市的到來恍如一樁迷案。誰也不知道背后的推手是誰。

  但惟一可以確定的是,在2005年中期這輪牛市啟動之前,一個孱弱的幾乎喪失融資能力的股市已經給中國銀行業(yè)帶來了巨大的風險。

  當時,中國的銀行業(yè)改革正進入攻堅時刻,幾家國有銀行正在籌備上市。但多年火爆的樓市吸納了過多的銀行資金,中國的企業(yè)融資也過度依賴著銀行系統(tǒng)。股市已很難提供此項服務。

  政府當年出臺了一系列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但收效不太明顯。此時似乎只有激活股市一途,不僅可吸引樓市資金回流,還可減輕銀行肩上過重的負擔。

  一家民間投資團隊發(fā)現,2005年6月股指達到1000點附近時,中石化、招商銀行、萬科等幾只對指數有決定性作用的權重股,緩慢地引領著大盤走到當年底的1100點!皼]有其他的巨額資金進場,熊市的趨勢不可能扭轉!边@個團隊的一位分析師告訴本報記者。

  在人們的記憶中,上證指數回升到1100點那一刻,正是這輪牛市正式開始的標志。

  此后的2006年,在樓市繼續(xù)遭遇調控的背景下,股市復蘇,并吸引越來越多的資金進入。

  在強勁的資金支撐下,無論是當年6月恢復新股發(fā)行,還是央行加息、政府持續(xù)調控樓市,這些利空消息幾乎都無法阻擋股市的上升勢頭。這更加堅定了人們對牛市的預期。

  吊詭的是,盡管樓市資金在回流股市,卻并沒有導致樓價下跌。在2006年上半年,不僅樓市和股市在漲,包括紀念幣、紀念郵票、黃金、大宗原材料等資產都在大漲。這客觀上印證了流動性資金過剩的觀點。

  知名經濟學專家吳敬璉近日指出,“如果沒有過度流動性的存在,這樣的(牛市)過程是無法持續(xù)的。”據吳敬璉分析,中國目前外匯儲備超過1萬億美元,合8萬億元人民幣,而央行只發(fā)行了2萬億央行票據沖銷,即還有6萬億元資金留在市場,在乘數效應下,等于起碼有30萬億的熱錢在市場上。

  在這充裕資金的支撐下,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兩家巨型國有銀行先后閃亮登陸中國股市。從去年底到今年初,以金融股為代表的上證綜合指數在短短16個交易日漲幅接近60%,房地產板塊、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等金融股帶動大盤瘋漲,一直攀到2807點的指數高峰。

  今年1月9日,中國人壽在A股市場融資283億元,發(fā)行價達到了18.88元,市盈率高達90多倍,但上市首日股價竟飆升一倍以上!爸袊藟墼俸,難道竟值這么多錢?”一位資深投資者困惑地說。

  很多研究者發(fā)現并一再提醒市場,投資者對這幾只大盤股的狂熱追捧,使得大盤指數出現了虛假繁榮。據上海一家專業(yè)研究機構聚源數據研究所統(tǒng)計,從中國銀行上市日計算起,僅十大指標股就為大盤指數貢獻了626點。

  但即便弄明白了這一點,投資者們還是滿懷信心地擠上了這趟牛市快車。對他們極具誘惑的是,在過去短短一年時間內,國內A股市場已大漲130.4%,滬深兩市的地產指數,漲幅均超過300%。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