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七日電(記者 肖瑞)如果電視報紙電臺連天累日、鋪天蓋地說著同樣一件事,人們會不會“有點煩”?
但眼下不一樣。為了新中國五十年大慶,中國各類媒體從七月底至今,“國慶報道”逐漸加溫。整天浸在“成就”、“變化”中,人們不覺得煩,甚至還可能跟著媒體的節(jié)拍,回味過去,感悟當下。
“看上去挺美,想起來有點甜”--一個中年人這樣說的時候,有點調侃,但卻真誠。因為慶典,勾起了許多人的回憶,五十年的變化,怎么渲染都不過份,更何況,如今的媒體各有高招,不僅營造了轟轟烈烈、普天同慶的熱鬧氣氛,而且通過一些鮮活的、瑣屑的事情,牽動了普通百姓的思緒。于是,宣傳不再空泛,不再生硬。
中央電視臺,七個節(jié)目中心,全都在忙乎國慶節(jié)目。《走遍中國》、《幾代人眼中的新中國》、《共和國備忘錄》、《新中國第一》《開國領袖毛澤東》已經(jīng)開播,九月份還將陸續(xù)推出《一九四九年的我》、《新中國紀錄片》、《我親歷過的共和國》、《中華少年》。九月中旬將播出的《中國家庭》節(jié)目,將講述十個普通家庭的經(jīng)歷,故事不多,宛如尋常一段歌,但尋常的,卻往往是最動人的。
據(jù)透露,中央電視臺各路節(jié)目已基本準備就緒,目前的“重中之重”是準備“十一”閱兵、聯(lián)歡、游行的現(xiàn)場直播,屆時,中央電視臺將有三百多號人,幾十臺攝像機投入直播。為確保萬無一失,迄今全臺已進行了四次演練。
作為國家通訊社,新華社的國慶報道最早鋪開。從七月下旬開始發(fā)稿,目前每天發(fā)稿二十條,隨著國慶的臨近,發(fā)稿數(shù)量在逐漸增加。
據(jù)新華社了國慶報道領導小組負責人介紹,今次國慶報道規(guī)模之大、投入人員之多、策劃之周密、內容之廣泛,乃以往慶典報道之未曾有。
新華社的報道堪稱豐富,大處著眼,有《五十年成就》、《新中國告訴世界》、《共和國不會忘記》;往深里說,《共和國檔案》告訴人們國旗、國徽的設計、國歌的選定、國名的確定等許多不為常人所知的故事;小處落腳,《身邊小事看變化》,寫的是“今天誰在排隊?”“坐享送菜上門”等生活瑣事,讓人感到十分親切妥貼。
五十年大慶,也是一個瞻前顧后的時刻!督(jīng)濟日報》就的國慶報道充滿理性色彩,該報將推出一組重點述評:“理理思路”、“掂掂實力”、“看看家園”、“算算錢包”、“想想未來”。畢竟,在歡天喜地之余,人們還必須面對許多深刻的問題。
中國的第二家通訊社--中國新聞社的國慶報道別有風格,“建設篇”、“生活篇”、“思想篇”、“改革篇”、“外交篇”……篇篇都力圖精編細作。窺斑見全豹,滴水見太陽,撿拾過往的碎片,哪一片不是中國成長的見證?哪怕不識中國真面目,又怎么能對真實的故事無動于衷?
關注事實,貼近百姓,少說教,少灌輸。雖然是成就報道,雖然有應景文章,但是媒體確實在改變!度嗣袢請蟆、《解放軍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的取景框、編輯的興奮點,相比以往已有明顯不同。
與往常不同的景觀還有第四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的聯(lián)手:中國國內三大著名網(wǎng)站,日均訪問量都在二百萬次以上的新浪、搜狐、網(wǎng)易,分別與新華社、中新社、人民日報(海外版)聯(lián)合建立國慶五十周年網(wǎng)站。傳統(tǒng)媒體豐富的新聞資源,網(wǎng)絡快速的傳播手段,使得今年國慶報道別有姿采!笆弧蹦翘,由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聯(lián)合設立的國慶五十周年網(wǎng)站,還將在網(wǎng)上直播閱兵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