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主辦 |
|
沙龍攪亂中東和平 2000年10月31日 11:51
以色列右翼黨派利庫德集團領導人沙龍不顧巴勒斯坦方面的一再警告,9月28日強行進入東耶路撒冷伊斯蘭教圣地阿克薩清真寺“參觀”,引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以巴流血沖突。兩周來,巴勒斯坦人死亡約130人,傷3000多人,這種危險局勢差點斷送中東和平進程。
時至今日,點燃這場沖突導火線的禍首———沙龍,面對嚴重的沖突后果,依然嘴硬得很。他不認錯,還振振有詞:圣殿山屬于以色列,每個猶太人都可以自由出入,為何我就去不得?他的看法得到右翼的支持。 然而人們都明白,沙龍此舉正是老謀深算的一著棋。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上的阿克薩清真寺和金頂巖石清真寺被全世界穆斯林視為僅次于麥加和麥地那的第三大圣地。沙龍選擇巴以談判最后沖刺時刻捅耶路撒冷問題,正是利用了巴拉克政府的困境,背后拆臺。 利庫德集團去年大選敗北后,沙龍接任黨主席。他念念不忘伺機推翻巴拉克,其最大王牌便是阻撓中東和談。以色列議會10月底即將結束3個月的夏季休會,沙龍此時發(fā)難無疑是為批準議案、扳倒巴拉克大造聲勢。代表工黨的巴拉克和沙斯黨組閣談判不成,只能提前大選或和利庫德集團組閣,這都是沙龍上臺的良機。
72歲的沙龍是位個性突出的傳奇人物,外表強悍粗魯。他參與以色列幾乎所有的戰(zhàn)爭,戰(zhàn)功卓著;他創(chuàng)建利庫德集團,不斷生事。他因個性極強、專斷暴躁,被稱為“以色列的凱撒”。 沙龍的父母沙廖爾和維拉都是狂熱的猶太復國主義者,信奉武力,1922年從蘇聯移民到以色列。沙龍從小生活在動蕩年月,深受父親好斗秉性的影響。他6歲就帶著大棒保護果園,從此棒不離身,以棒護身或恐嚇同伙,被稱為“大棒小子”。 沙龍早早入伍,很快出人頭地,但軍旅生涯坎坷。他野心勃勃,卻因樹敵太多,沒當成以軍參謀長而退役,投身政壇。他攻擊執(zhí)政的工黨軟弱無能,發(fā)誓要建立右翼黨取代它。他精力過人,經常光腳穿著涼鞋。他對議會無休止的辯論極不耐煩,常用嘲弄、詛咒、威脅、警告等野蠻方式對待政敵,被貶稱為“暴怒公!。 1981年,沙龍終于如愿當上國防部長,開始大顯身手。他上任僅兩個月,就下令制訂“阿波羅行動”,策劃趕走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黎巴嫩戰(zhàn)爭。1982年6月3日,以色列駐英國大使遭暗殺,以內閣決定報復,沙龍乘機瞞過議會,于6月5日發(fā)動入侵黎巴嫩戰(zhàn)爭,等議員們明白他的意圖,戰(zhàn)爭已打響。當年8月27日,當選兩周多的黎總統(tǒng)遭暗殺,憤怒的沙龍再次支持黎基督教民兵武裝攻打兩個巴難民營,3天屠殺1500名難民。沙龍由此被西方媒體稱為“屠夫”,迫于壓力,沙龍只好辭職。 近些年,代表利庫德集團的內塔尼亞胡政府的強硬立場使中東和談進展緩慢,引起以民眾不滿,因而去年大選利庫德集團失利。沙龍當仁不讓成為利庫德集團主席。巴拉克多次邀沙龍組成民族團結政府,但他連連拒絕,他認為巴拉克無非想利用利庫德集團這張牌壓沙斯黨讓步組閣。他不放過任何一個攻擊巴拉克和談立場的機會。 工黨的拉賓、魏茨曼等當年的戰(zhàn)場悍將,最終徹悟和平才是出路,轉而成為和平斗士。沙龍至今仍信奉武力征服?磥斫揭赘,沙龍的強悍秉性難移。(轉自《環(huán)球時報》) |
|||
| 新聞大觀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圖片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電訊 | 中新專著 | 中新英才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