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讓福利院沒有身份的孩子改姓黨和國已有多年的歷史。不過,大連市福利院準備打破此項規(guī)定,讓百家姓成為孩子們的新姓氏。據稱,用“國”、“黨”作為孩子們的姓氏,是因為體現(xiàn)了政府對孩子們的關愛,但是,當這些孩子走向社會,黨和國卻使孩子們“標簽化”,孩子們可能因為自己的特殊身份而自卑。
大連福利院讓孩子們改百家姓而不再姓“國”姓“黨”,這將有利于孩子們減輕精神壓力,是一種重視個性權利的人性化舉措,是對孩子們姓名權的尊重。此舉將使福利院出來的孩子在姓氏上回歸文化傳統(tǒng),以避免不幸經歷的印記隨著姓氏跟隨終身,造成不利的影響和人生陰影,更好地融入社會。
幾十年來,無數(shù)不幸孩子被福利院及時救助、撫養(yǎng),然后重新走向社會。這些孩子很多沒有身份,福利院由此擔負起給他們起姓名的任務,國和黨就這樣成了這些孩子的姓氏。人們廣為熟知的是唐山大地震后,很多孩子找不到父母和身份,最終被送到兒童福利院,改姓黨或國。這也是目前大多福利院的做法,像媒體披露的山東省淄博市社會福利院,其收住的48名社會棄嬰、孤殘兒童,全部都姓黨。
讓福利院孩子的姓氏承載國家制度和體制溫暖的社會內容,以及個人的社會感恩因素,并不符合我國姓氏文化傳統(tǒng)。“生不改姓,死不更名”,在我國,姓氏乃是來自父母不能改動的先天繼承,連同名字,組成個體重要的文化生命。在幾千年的民族發(fā)展中,每一種姓氏都有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并逐步形成了內容豐富的姓氏文化。對于不幸沒有身份的福利院孩子來說,由于無法繼承姓氏,福利院必須重新賦予。這時候,這種事關文化生命的大事就要慎重對待,應該尊重姓氏文化的傳統(tǒng),不把有關的社會內容和道德感恩因素放進孩子們的姓氏與名字組成的文化生命,損害個人姓氏文化傳統(tǒng)的純粹和名字的個性化。否則,當這些孩子長大離開福利院后,承載過多時代社會內容的姓氏或名字會顯得非常另類和沉重,不可避免地成為其不幸經歷的標簽和個人擺脫不了的文化胎記。
傳統(tǒng)中,姓氏不能輕易改變;在今天,作為姓名權的一部分,個體有自我決定、更改姓氏的權利,現(xiàn)實中,更多的人尊重父母的姓氏遺傳,不會行使姓氏更改權。作為福利院沒有身份的孩子,他們無疑應該可以實現(xiàn)自我決定姓氏的權利。因此,我們的福利院機構應該清楚,他們只是暫時代理給孩子起姓名,真正的決定權還在那些孩子手中。然而,由于年齡太小,那些孩子并沒有給自己賦姓取名的文化能力;而當他們具備此能力或感到福利院所賦姓氏的不便時,大多已經走上社會,再去換姓改名,就會造成個人交往、工作生活的諸多不便,付出巨大的代價。就像多數(shù)人一樣,福利院孩子的姓氏與名字也就從小確定,一生不變。
筆者因此建議,作為一項社會共同關注的福利事業(yè),福利院在給沒有身份的孩子賦姓取名的時候,可以邀請當?shù)赜嘘P文史學者參與進來,給那些不幸的孩子賦予富有歷史文化內涵的姓氏和具有個性的好聽名字來,而不是簡單地用一兩個承載太多社會內容和個人不幸經歷的姓氏,使純粹的姓氏或名字沉重起來,以至成為人生某個階段不幸的符號和標簽。(摘自中國青年報;作者:李萬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