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中式糕點房的櫥窗里落滿灰塵,不久前還在出售新鮮蛋糕的地方如今懸掛著“此屋出售”的招牌。在靠近布羅德維尤和格拉爾德的東唐人街,原來亞洲雜貨店、面包房和餐館林立,如今共有二三十所房屋在出售、出租或閑置。
長期住在這一帶的有華人和越南人,他們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購買街邊建于維多利亞時代的舊房子,現(xiàn)在卻紛紛前往近郊區(qū)。在這里出生的一代人逐漸長大成人,他們不是在家附近購置產(chǎn)業(yè),而是在斯卡伯勒和米西索加等地方安頓下來。原本擁有房產(chǎn)的人則賣掉城里的房子,換成近郊區(qū)帶有院子甚至停車場的新住所。留下的幾乎全是老人,整個地區(qū)越來越空曠。
“這片地方不行了,”亞歷克斯·連說,他家經(jīng)營著東興糕點連鎖店。連先生15年前開設(shè)了布羅德維尤分店,五年來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僅去年一年,這個店的利潤就下降了30%。連先生打算評估一下他在東唐人街的經(jīng)營利潤,看看是否值得再堅持一段時間。街對面兼營春卷外賣的玫瑰咖啡館也面臨相同的處境。
前來購買便宜水果和蔬菜的人絡(luò)繹不絕,熱鬧景象讓人難以想象商家的經(jīng)營狀況竟如此慘淡。但連先生說,新來的人大多剛從大陸移民過來,經(jīng)濟比較拮據(jù)。
“大家都不愿花錢,賣什么東西都必須便宜,”他說,“然而生活費用節(jié)節(jié)上漲,利潤也就所剩無幾了!彼母恻c在布羅德維尤的售價比在米西索加、北約克和鄧達斯要低三分之一。
里弗代爾移民婦女中心的安置顧問利蓮·李說,剛從大陸來到布羅德維尤和格拉爾德的往往是尋求避難的人或在親戚資助下漂洋過海的人,他們都沒什么錢。
她表示,這些人往往是農(nóng)民或工人出身,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靠辛勤勞動賺取微薄的收入。對他們來說,多倫多是一座金山,到了這里就有機會脫貧致富攢錢買房。
因此,東唐人街的一切都非常便宜。理發(fā)6美元,三明治1.5美元,泡沫茶竟然只賣2美元,而在城里要賣4美元以上。
當?shù)氐姆康禺a(chǎn)也價格低廉。鄧達斯以北的所謂里弗代爾村是一排排建于20世紀80年代的連棟磚房,花19萬美元就可以買下一套,而附近街邊經(jīng)過整修的半獨立住宅要花40萬美元。
從1976年開始就在布羅德維尤經(jīng)營房地產(chǎn)中介公司的詹姆斯·蘇認為,一批人搬走并不意味著東唐人街正走向消亡,這片地方不是在衰落,而是處于轉(zhuǎn)變過程中。
蘇先生說,新來的人雖然沒錢,但特別勤勞,用不了多少時間就能攢夠錢在這里買房。
凡是在多倫多居住時間較長的人都親眼目睹了歷史浪潮曾如何改變這座城市以及城里的華人聚居區(qū)。鄧達斯附近的第一個唐人街徹底消失了,在那里建成了市政廳,居民和店主在20世紀60年初遷走,F(xiàn)在的唐人街市區(qū)曾經(jīng)是猶太人居住區(qū),馬克姆太平洋購物中心(號稱是北美最大的一個華人購物中心)在不久以前還是農(nóng)田。
至于東唐人街的未來,蘇先生認為它正處于巨變的尖峰。拐角處的多倫多監(jiān)獄按計劃即將關(guān)閉,布里奇波因特保健中心則在發(fā)展壯大。房產(chǎn)私有而庭院等公用場地為共有的管理方式正在醞釀之中,春卷連鎖店即將在布羅德維尤開業(yè)。(來源:新華網(wǎng);原載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記者薩拉·埃爾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