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gviha.cn  
中國新聞社

 
 



新聞大觀>>新聞報道

收回是可以的賴賬是不行的———揭露李登輝頑固堅持“兩國論”的本質

2000年3月9日 16:23

  郭泰文

  被媒體譏為“一說就錯,一錯就賴”的李登輝又賴賬了。據臺灣媒體報道,他在7月26日對到臺灣參加一個研討會 的日本學者說:“其實本人沒有提‘兩國論’。事實上我非常希望大家能把我在答復‘德國之聲’記者問題的內容,仔細完整 地看完,相信就能了解本人的意思!

  李登輝對許多人將他有關的說法簡化為“兩國論”甚為不滿。于是擺出一副受了莫大委屈、可憐兮兮的樣子,好像對 他“兩國論”聲討和批判的人都是沒有“仔細、完整地看完”他7月9日與“德國之聲”記者的談話,而誤解了他“本人的意 思”似的。

  難道世人都冤枉、誤解了李登輝嗎?

  看看臺灣中央社7月9日對他接受“德國之聲”電臺采訪發(fā)的電訊稿,就能一目了然。他說:“1991年修憲以來 ,已將兩岸關系定位在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系,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亂團體,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 ‘一個中國’的內部關系!

  白紙黑字,證據確鑿。李登輝在這里明明白白地把兩岸關系定位在國家與國家的關系,用“兩國論”來概括李登輝“ 兩岸關系定位在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系”,言簡意賅,可謂準確無誤,根本不存在“誤解”他意思的問題。 李登輝以在講話中沒有提“兩國論”三個字耍賴,完全是一種無理的詭辯、無恥的狡辯。

  李登輝為什么要賴賬?只要看看他的“兩國論”出籠后,國際社會和海峽兩岸一片“人人喊打”聲,就可以找到答案 。

  且不說海峽兩岸對“兩國論”的聲討,在國際社會,相當多的國家紛紛表態(tài),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反對“兩國論” 。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主動要求與江澤民主席通電話,重申美國“對一個中國政策的堅定的承諾”,并保證美國的政策沒有改變。 美國政界和媒體抨擊李登輝為“ 不可預測的政客”、“麻煩制造者”、“攪局”(rockingtheboat)。認為 他的“兩國論”是“突如其來的聲明”、是“挑釁行動”、是 “冒著自我孤立的危險”,“等于放棄了長久以來協助臺灣免 于一戰(zhàn)的政治模式”。甚至指出“即使這是臺灣通過民主程序所達成的共識,美國也不會被臺灣牽著鼻子走”。美在臺協會理 事主席卜睿哲在臺北聽了李登輝一番解釋后,仍宣稱,一個中國政策是美中關系的基石。

  盡管這些反應如此強烈,并沒有改變李登輝頑固堅持“兩國論”的立場,但為了對面臨的壓力有所交代,便竭力進行 詭辯。他在會見美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時辯解稱,他的“兩國論”“表達并反映大多數人民的心聲”,自己“是堅決反對 ‘臺獨’的”,臺灣“推動建設性對話與良性交流的大陸政策,并沒有任何改變”等等。

  但是,因為李登輝骨子里仍堅持“兩國論”,因此這些辯解只能是言不由衷,如同隔靴搔癢,當然就沒有說服力。他 根本沒有觸及“兩國論”是對一個中國原則否定的實質,回避了要害問題,所以不敢作正面解釋,王顧左右而言他。明眼人一 看便知,這完全是一種敷衍。難怪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認為,到目前為止,臺灣當局提出的解釋還不夠,認為李的“說明仍 不夠清楚,有必要進一步闡釋”。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伯杰則希望看到臺灣當局更進一步的澄清。正因為李登輝竭力避開了 他到底是堅持還是收回“兩國論”,不敢正面回答問題,所以就只好繞圈子。這種不接觸實質問題的彎彎繞,當然是不可能把 問題說清楚的。

  李登輝鼓吹“兩國論”的講話,以白紙黑字幾乎在全世界媒體上發(fā)表,而且事后臺灣還進行了大肆宣傳,F在他面對 壓力,心慌意亂,一方面要加以掩飾,一方面卻仍然堅持“兩國論”,因此進退維谷,自相矛盾,難怪臺灣有人說他的腦筋是 不是老了有問題。李登輝雖然被 陳水扁罵為“老番顛”,但在堅持分裂中國這個問題上,腦筋還不至于出問題,甚至可能是 老而彌堅。

  李登輝的“兩國論”已經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他分裂中國的狐貍尾巴已經被抓住,任何辯解都是蒼白無力的,怎么 耍賴也不能消除它產生的影響,反而是欲蓋彌彰。聰明反被聰明誤,李登輝就不要自作聰明了。在眾目睽睽之下,任何耍賴和 辯解都無濟于事,只能是弄巧成拙,F在擺在李登輝面前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老老實實地收回“兩國論”,公開認錯、認賬 ,公開表明不違背一個中國的立場。賴賬是不行的,也是賴不掉的。耍賴只能說明他時至今日仍然堅持“兩國論 ”。 (新 華社北京7月30日電)

  

相關專題:陳水扁專題
新聞大觀>>新聞報道

 
Back to Top | 新聞大觀 | 中新專稿 | 中新圖片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論壇 |
政治透析 | 經濟觀察 | 科教文苑 | 社會時尚 | 體育博覽 | 娛樂放送 |
軍事天地
| 兩岸三地 | 神州掠影 | 華人世界 | 國際了望
中新社專稿選介 | 中新社圖文專稿 | 中新社新聞圖片 | 中新社影視產品 | 中新社經濟信息

中國新聞社版權所有,所刊稿件務經授權